山颓迹遽陈

出自宋代刘宰的《挽袁洁斋侍郎三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ān tuí jī jù ché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国脉关吾道,邦基倚尽臣。
忠言炳著蔡,劲节挺松筠。
岁晏名逾重,山颓迹遽陈
光明如皦日,千载自常新。
()
邦基,忠言,岁晏,名逾,光明,皦日

《挽袁洁斋侍郎三首》是宋代刘宰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挽词的形式,表达了对袁洁斋侍郎的缅怀和敬意。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国家的命脉关系着我个人的道路,国家的根基倚赖了尽臣的忠诚。忠诚的劝言闪耀着蔡邸的名声,坚韧的品格高耸如同松筠。岁月的流转使名望更加重压,山河的颓败迹象突然显现。光明犹如晴朗的白昼,千年过去仍然保持着常新的风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袁洁斋侍郎的挽词,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诗人以国家的命脉和根基来比喻袁洁斋对国家的重要性,强调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蔡邸的贡献。诗中提到袁洁斋的劝言被视为闪耀着蔡邸的名声,显示了他高尚的品格和才智。诗人用岁晏、山颓来描绘时光的流转和山河的衰败,暗示了袁洁斋离世的突然和对他的怀念之情。最后,诗人以光明如皓日、千载自常新来形容袁洁斋的光辉和他的精神永存。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袁洁斋侍郎的卓越才华和对国家的忠诚,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深深敬意和怀念之情。通过对时光流转和山河衰败的描绘,诗人展示了袁洁斋侍郎离世后的空缺和对他的不舍。最后的两句表达了袁洁斋的光辉与精神将永远存在,并将继续启迪后人。整首诗词情感真挚,寄托了作者对袁洁斋侍郎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时光流转不息和历史变迁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宰

刘宰(1167—1240)字平国,号漫塘病叟,镇江金坛(今属江苏)人 。绍熙元年(1190)举进士。历任州县,有能声。寻告归。理宗立,以为籍田令。迁太常丞,知宁国府,皆辞不就。端平间,时相收召誉望略尽,不能举者仅宰与崔与之二人。隐居三十年,于书无所不读。既卒,朝廷嘉其节,谥文清。宰为文淳古质直,著有《漫塘文集》三十六卷,《四库总目》又作有语录,并传于世。...

刘宰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