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如梳截半规

出自宋代赵汝鐩的《瑶娥曲》,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ī lěi rú shū jié bàn guī,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一二三四月如眉,积累如梳截半规
玉斧昼夜修不彻,修成团镜当空垂。
十眉有样列象几,梳裁春冰镜涵水。
瑶娥睡起拂菱花,扫黛插鬓云绕指。
斂袂亭亭天上妆,环佩隐体璆琳{左王右将}。
骖鸾跨鹤舞仙谱,子登弹璈飞琼簧。
天风飕飂冷到骨,银河澎浪溅罗袜。
一轮千古广寒深,折尽桂花应白发。
()

《瑶娥曲》是宋代赵汝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瑶娥曲

一二三四月如眉,
积累如梳截半规。
玉斧昼夜修不彻,
修成团镜当空垂。

十眉有样列象几,
梳裁春冰镜涵水。
瑶娥睡起拂菱花,
扫黛插鬓云绕指。

斂袂亭亭天上妆,
环佩隐体璆琳左王右将。
骖鸾跨鹤舞仙谱,
子登弹璈飞琼簧。

天风飕飂冷到骨,
银河澎浪溅罗袜。
一轮千古广寒深,
折尽桂花应白发。

译文:

一二三四月如眉,
积累如梳截半规。
玉斧昼夜修不彻,
修成团镜当空垂。

十眉有样列象几,
梳裁春冰镜涵水。
瑶娥睡起拂菱花,
扫黛插鬓云绕指。

斂袂亭亭天上妆,
环佩隐体璆琳左王右将。
骖鸾跨鹤舞仙谱,
子登弹璈飞琼簧。

天风飕飂冷到骨,
银河澎浪溅罗袜。
一轮千古广寒深,
折尽桂花应白发。

诗意和赏析:

《瑶娥曲》以婉约柔美的笔触,描绘了四月的景象和女性的美丽形象。诗中的"一二三四月如眉"表达了四月的景象如同一双美丽的眉毛,形象生动。"积累如梳截半规"则形容时间的积累如同梳子的齿,将时间的流逝与梳子的形状相联系,展现出时间的无情和不可逆转。

"玉斧昼夜修不彻,修成团镜当空垂"描绘了玉斧修磨的过程,以及最终修成的团镜悬挂在空中的景象。这里玉斧和团镜的形象象征了修身养性的过程,通过修炼和努力达到美好的境界。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女性的仪态和容貌。"十眉有样列象几,梳裁春冰镜涵水"中的"十眉"表现了女性的眉目之美,"春冰镜涵水"则形容了镜子的光洁如春天的冰,水中倒映出妆容。

"瑶娥睡起拂菱花,扫黛插鬓云绕指"描绘了女性起床后的仪态。她起床后拂去面上的花瓣,用扇子轻轻拂去额前的汗珠,整理鬓发,优雅自然。

"斂袂亭亭天上妆,环佩隐体璆琳左王右将"这两句描绘了女性穿着华丽的服饰,佩戴着珠宝。"斂袂亭亭天上妆"形容女性衣袖整齐垂落,仪态庄重。"环佩隐体璆琳左王右将"则形容她们身上佩戴的珠宝华丽而隐约可见,显示出她们高贵的身份和品味。

"骖鸾跨鹤舞仙谱,子登弹璈飞琼簧"这两句描绘了神话般的仙境景象。骖鸾、鹤、璈、琼簧都是仙境中的神奇事物,通过舞蹈和音乐展现出神秘的仙界。

最后两句"天风飕飂冷到骨,银河澎浪溅罗袜。一轮千古广寒深,折尽桂花应白发"表达了寒冷的天气和时间的流逝。"天风飕飂冷到骨"描绘了寒冷的风刺骨,"银河澎浪溅罗袜"形容了寒风吹起时的景象。"一轮千古广寒深"表达了时间的长久和广阔,"折尽桂花应白发"则暗示了时间的不可逆转和人事的无常。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四月的景象、女性的美丽和时间的流逝。通过对自然景物、女性仪态和时间的描写,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对时光流转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同时,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赋予了诗词更多的意象和想象空间,增加了诗意的深度和趣味性。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赵汝鐩

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

赵汝鐩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