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名穹壤间

出自明代张羽的《槎史赴台(为高季迪赴远而作)》,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cái míng qióng rǎng jiān,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高台阚江山,梯航辏成闤。
佳丽焕夙昔,而独惨我颜。
游者固云乐,子去不复还。
平生五千卷,宁救此日艰。
天网讵恢恢,康庄遍榛菅。
所恃莫可灭,才名穹壤间
()
高台,游者,平生,天网,莫可

《槎史赴台(为高季迪赴远而作)》是明代张羽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高季迪赴台湾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苦和对才名的思考。

该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高台阚江山,
梯航辏成闤。
佳丽焕夙昔,
而独惨我颜。
游者固云乐,
子去不复还。
平生五千卷,
宁救此日艰。
天网讵恢恢,
康庄遍榛菅。
所恃莫可灭,
才名穹壤间。

诗中以高台为背景,展现了江山的壮丽景色。梯航成闤,形容高台的险峻。佳丽焕夙昔,表现了高台的美丽迷人,然而诗人却感到离别之苦,自己的面容孤单惨淡。游者乐此不归,而高季迪却无法再回来。平生积累了五千卷的文化,却无法挽救眼下的艰难境地。诗人感慨万分,认为天网虽然广大,却不能拯救他此刻的困境。康庄遍布着荆棘和蒺藜,意味着世间并非都是安逸和舒适的。然而,诗人依然相信自己的才名可以在人间获得尊重和荣耀,因为才华是无法被摧毁的。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困境的痛苦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才名和人生价值的思考。诗人通过描绘高台的美景和自身的困境,表达了对离别的痛苦之情。诗中的"天网讵恢恢"和"康庄遍榛菅"揭示了人世间的艰难和不易,但诗人依然坚信才名是无法被摧毁的,对于个体来说,才名仍然是一种追求和价值,可以在人生中获得一种超越离别和困境的意义。整首诗意深远,表达了人生苦难与追求的辩证关系,以及对才名的坚守和追求。

这首诗词的赏析在于其表达了离别之苦和对才名的思考。通过描绘高台的美景,诗人将自己的离别之苦与大自然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意境的对比。同时,诗人对才名的坚守和追求也体现了对个体价值的思考。诗中的反问句和象征意象,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情感的张力,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羽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张羽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