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乃古书语

出自元代方回的《早发新城港》,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kuàng nǎi gǔ shū yǔ,诗句平仄:仄仄仄平仄。
月晕竟无风,亦复无社雨。
俗谚犹不验,况乃古书语
客子上桐江,清晓发鸣橹。
如何秋令半,犹此苦剧暑。
爬肤垢满爪,汗流如炊煮。
今年夏苦寒,悬知当有许。
二僧昨同舟,斗酒取无所。
竟夕卧复起,饥渴相尔汝。
向背迷星辰,回环莽洲渚。
谁家火独明,浩叹感今古。
()

《早发新城港》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月亮昏暗无风,也没有雨水。民间的俗谚也不灵验,何况古书中的言辞。作为客人,我登上了桐江的船,清晨出发,船桨发出鸣声。然而,尽管已经是秋天,仍感到炎热难耐。我爬行得浑身脏污,汗水像煮沸的水一样流淌。今年夏天又寒冷,我想必会遭受更多的苦楚。昨天与我同舟的两位僧人,喝酒时毫无所求。整夜躺下又起身,饥饿和口渴相伴。迷失了星辰的方向,环绕着茫茫洲渚。不知哪家的火光独自明亮,我深深感叹着古今的悲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写早晨出发的情景为主,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写月亮昏暗、无风无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寂寞之感。诗中提到俗谚不灵验,古书的言辞也无法预测现实,折射了诗人对现实的疑惑和对命运的思考。

诗人以客人的身份登上桐江的船,清晨出发,船桨发出鸣声,这些细节描写生动而具体,让读者感受到了旅行的真实感。然而,尽管已经是秋天,却依然感到酷暑的难耐,这种反常的气候状况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苦楚和无奈。

诗中的肌肤垢满爪、汗流如炊煮等描写形象生动,传达出作者旅途的辛劳和疲惫。通过这些描写,诗人表达了他对于现实困境的感受,以及对未来的担忧和痛苦。

诗人在诗的结尾提到与他同舟的两位僧人,他们斗酒时毫无所求,这种豁达和超脱的心态与诗人内心的焦虑形成强烈的对比。诗人的感叹表达了对于世事变幻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艰辛。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困境的痛苦和对于命运的思考。同时,诗中还透露出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以及对于人与自然、人与命运的关系的感悟。这首诗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思考的展开,给读者带来了丰富的思考和感受,使人对于人生和命运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体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