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街长五里

出自元代方回的《昌化道中》,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iàn jiē zhǎng wǔ lǐ,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
县街长五里,当路卧耕牛。
民户时常闭,官征琐屑收。
永无灯火市,况有管弦楼。
崖石偏欺马,湍溪不受舟。
荤羶何可致,蔬茹尚滩求。
客籴珠同价,村沽水杂篘。
采樵多遇虎,护果最防猴。
烟火销荒店,茅茨溃废邮。
兵戈虽幸免,赋役更深忧。
不是山堪赏,行人步步愁。
()
耕牛,民户,常闭,琐屑,灯火,管弦,湍溪,不受

《昌化道中》是宋代方回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县街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忧虑。下面是《昌化道中》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昌化道中

县街长五里,
当路卧耕牛。
民户时常闭,
官征琐屑收。

永无灯火市,
况有管弦楼。
崖石偏欺马,
湍溪不受舟。

荤羶何可致,
蔬茹尚滩求。
客籴珠同价,
村沽水杂篘。

采樵多遇虎,
护果最防猴。
烟火销荒店,
茅茨溃废邮。

兵戈虽幸免,
赋役更深忧。
不是山堪赏,
行人步步愁。

诗意和赏析:
《昌化道中》以一种朴实的方式展现了宋代农村县城的景象,通过描写街道两旁的农田、居民和官府的琐事,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和忧虑。

诗中提到县街长达五里,耕牛悠然卧于道路之上,寓意着农田与街道的融合,显示出农耕文化的重要性。然而,民户时常闭户,显示了人们的生活贫困和困顿。

诗中描述了县城没有繁华的市场,反而有管弦楼,暗示着社会价值的失衡,官府对琐碎之事的关注,而忽视了对人民生活的关怀。

崖石凸出,不利于马匹行走,湍急的溪流无法通舟,这些描写展示了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的限制和困扰。

诗中提到荤食和蔬菜的获取都十分困难,客人购买珍珠和村民取水都面临困难,反映了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诗中也描写了采樵者经常遇到虎,果园主要担心猴子的侵害,暗示了农村生活中的危险与困难。

最后两句表达了店铺荒废、房屋倒塌、邮政系统破败的景象,展示了社会秩序的崩溃和人们生活的困境。

全诗通过对农村县城景象的描绘,将社会现实的困境和人们的苦闷展现得淋漓尽致。行人步履沉重,愁苦不已,表达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人民困境的担忧与忧虑。

这首诗词以朴素的语言、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宋代农村社会的缺陷和人们的痛苦,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是方回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触动和呼唤。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