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席疑年少

出自宋代孙应时的《挽先兄外舅施文子支使》,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bīn xí yí nián shào,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
天质全浑厚,乡评独老成。
箕裘三叶盛,椿桂一时荣。
宾席疑年少,官曹叹眼明。
归来江路永,那忍望铭旌。
()
天质,浑厚,老成,宾席,年少,归来,铭旌

《挽先兄外舅施文子支使》是宋代孙应时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质全浑厚,乡评独老成。
箕裘三叶盛,椿桂一时荣。
宾席疑年少,官曹叹眼明。
归来江路永,那忍望铭旌。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孙应时对他的先兄外舅施文子支使的追思和怀念之情。诗人通过描绘先兄的特质和功绩,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感慨。这首诗也抒发了诗人对逝去的先兄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传达了对先兄的深深敬仰之情。诗人通过天质全浑厚和乡评独老成的描写,表达了先兄在品德和才能上的卓越之处。箕裘三叶盛和椿桂一时荣的描写则突显了先兄在官场上的荣耀和成就。宾席疑年少和官曹叹眼明的句子则暗示了先兄的年纪轻轻,却已经受到众人的敬重和赞叹。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先兄的永远追忆之情。归来江路永暗示了诗人终将回到江边,永远怀念先兄。那忍望铭旌则表达了诗人无法忍受再看到铭记先兄功绩的纪念物,因为这将再次唤起他对先兄的思念。

整首诗以简练而富有情感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先兄的景仰和怀念之情。通过对先兄的特质和成就的描写,诗人塑造了一个受人尊敬和令人难以忘怀的形象。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先兄的深深怀念和对他所取得成就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对先兄精神永存的愿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孙应时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孙应时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