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事到时初觉易

出自宋代王洋的《昭武旧同僚见过》,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guān shì dào shí chū jué yì,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
半生辛苦路漫漫,八月樵川类破酸。
官事到时初觉易,人情虽后始知难。
苦无私惠违情重,俭用官钱得谤宽。
闻说东园墙下柳,有时颦蹙念前官。
()
半生,辛苦,漫漫,人情,俭用,颦蹙

《昭武旧同僚见过》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半生的艰辛经历和官场之苦,抒发了对官场险恶和人情冷暖的感慨。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半生辛苦路漫漫,
八月樵川类破酸。
官事到时初觉易,
人情虽后始知难。

苦无私惠违情重,
俭用官钱得谤宽。
闻说东园墙下柳,
有时颦蹙念前官。

诗意:
这首诗以自述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一生辛劳的感慨和对官场的思考。诗中提到了作者在八月份劳作于樵川,形容了艰苦的工作环境和身心疲惫的状态。作者认为官职带来的事务在刚开始时看似容易,但随着时间推移,才逐渐感受到其中的复杂和困难。他发现人情世故尽管在后来才真正感受到,但却是如此艰难。

作者在诗中抱怨自己并没有受到私人的恩惠,因此违背了人情的重要性。他提到自己节俭地使用公款,却因此受到了指责和诽谤,表明在官场中要想维持清廉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最后,他听说东园墙下有一棵柳树,每当他看到它时,就会不禁皱起眉头,思念起过去的官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作者个人经历和感受的描绘,展现了宋代官场的残酷和人情的冷漠。作者通过描写自己辛劳的一生,表达了对官场艰辛和压力的感触。他在诗中表达了对官场险恶和人情冷暖的思考和理解,以及对官场道德和个人操守的反思。

诗中的"八月樵川类破酸"这一形象描写,表达了作者在困苦环境中的辛劳和疲惫。他通过对官事和人情的对比,揭示了官场的复杂性和人情的不易捉摸。诗末的"闻说东园墙下柳,有时颦蹙念前官"表达了作者对曾经的官职的回忆和思念之情,暗示了他对过去的官场生活的留恋和怀念。

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和简洁的表达,展示了作者对官场的现实观察和对人情世故的领悟。它反映了宋代官场的黑暗面和作者对官场生活的思考,传达出对官场道德和个人操守的关切。这首诗通过真实的情感和细腻的描写,引发读者对于官场和人情的思考和反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王洋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