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风乍起。五代。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参考资料:
1、张燕 注评.婉约词.武汉:崇文书局,2017:14-15
2、陈立红.婉约词全鉴.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7:22-23
冯延巳这首词写贵族少妇在春日思念丈夫的百无聊赖的景况,反映了她的苦闷心情。由于封建社会妇女无地位,上层社会的妇女依附于男子,女子又禁锢在闺房,精神上很忧郁,这种情况在封建社会相当普遍,因此古典诗歌中写闺阁之怨的也有很多,这种闺怨诗或多或少从侧面反映了妇女的不幸遭遇。如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首词着力表现的,不是情事的直接描述,而是雅致优美的意境。
“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这两句是双关语,表面写景,实际写情,本来水波不兴,忽然刮来风吹皱了池塘的水,象征着词中女主人公的心动荡不安,起伏不平静。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丈夫远行在外,女主人公孤独一人,不由产生寂寞苦闷。开头这两句是是传诵古今的名句,据说李璟与冯延巳相谐谑,李说冯:“‘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冯答:“未若陛下‘小楼吹彻玉笙寒’也!”于是君臣皆欢!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鸳鸯是水鸟,雌雄成双成对,在诗歌中经常作为爱情的象征, 《孔雀东南飞》 :“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用“鸳鸯”来比喻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这两句是倒装句,女主人公为了排遣苦闷,就双手揉搓着红杏的花蕊,引逗着鸳鸯徘徊在园中的小路里,这多少给她带来了愉悦,暂时忘掉自己的寂寞;但是看见鸳鸯成双成对,更显得自己孤单,又勾起了自己的烦恼,引起对心上人的怀念。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古代有以鸭相斗为戏的,《三国志·吴书·陆逊传》:“时建昌侯虑于堂前作斗鸭阑,颇施小巧。”古代小说《赵飞燕外传》中也说过:“忆在江都时,阳华李姑畜斗鸭水池上,苦獭啮鸭。”晋代蔡洪、唐代李邕都作有《斗鸭赋》。这里的“斗鸭”有人认为就是看斗鸭,有人认为是看水中的鸭子嬉戏,实际上是栏杆上的一种雕饰。从句式和意境看,理解为雕饰合适。女主人公心绪不佳,独自靠着栏杆站着,头上的簪随便斜插着,快掉下来。勾画出女主人公懒散的心情,《诗经·卫风·伯兮》中有“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的句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时人之家,闻鹊声皆以为喜兆,故谓灵鹊报喜。”从早到晚心中想到的是心上人儿现在何处?何时才会回到自己身边?喜鹊的再次鸣叫,又勾起她的期待,但谁又知道新的期待不是新的失落呢?无须过多语言,只这一句“举头闻鹊喜”就够了,词如池塘的涟漪,波折不停,最后掀起了一个较高的波浪,定住作结,婉转含蓄,耐人寻味,可以说,这一句是整篇词的画龙点睛之笔。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这首词写贵族女子在春天里愁苦无法排遣和希望心上人到来的情景。
一开头写景:风忽地吹起,把满池塘的春水都吹皱了。这景物本身就含有象征意味:春风荡漾,吹皱了池水,也吹动了妇女们的心。用一个“皱”字,就把这种心情确切地形容出来。因为是春风,不是狂风,所以才把池水吹皱,而还不至于吹翻。女主人公的心情也只是像池水一样,引起了波动不安的感觉。面对着明媚的春光,她的心上人不在身边,消磨这良辰美景颇费心思。她只好在芳香的花间小路上,手挼着红杏花蕊,逗着鸳鸯消遣。可是成双成对的鸳鸯,难免要触起女主人公更深的愁苦和相思,甚至挑起她微微的妒意,觉得自己的命运比禽鸟尚不如。她漫不经心地摘下含苞欲放的红杏花,放在掌心里轻轻地把它揉碎。通过这样一个细节,深刻表现出女主人公内心无比复杂的感情。它意味着:尽管她也像红杏花一般美丽、芬芳,却被另一双无情的手把心揉碎了。这写得多么细致,蕴藏着多么深沉的感情,简直是写进人物的下意识领域中去了。
下片写她怀着这样愁苦的心情,一切景物都引不起她的兴致。哪怕她把斗鸭栏杆处处都倚“遍”,仍然是没精打采。这个“遍”字,把她这种难捱按捺的心情精细地刻画出来。她心事重重地垂着头。由于头垂得太久,以至头上的碧玉搔头也斜斜地下倾。这说明她已捱过一段很长的时间。她整天思念心上人,却一直不见他来。忽然,她听到喜鹊的叫声。“喜鹊叫,喜事到。”或许心上人真的要来了。她猛然抬起头,愁苦的脸上初次出现了喜悦的表情。作者写到这里,便结束了全词。在一种淡淡的欢乐中闭起幕,像给女主人公留下一线新的希望。但喜鹊报喜难说有多大的可靠性。恐怕接连而来的,将是女主人公更大的失望和悲哀。尽管作者把帷幕拉上了,但读者透过这重帷幕,还可以想象出无穷无尽的后景。
这首词的思想内容,跟花间派词人的大多数作品也差不多。可能作者另有寄托,但也不外个人的恩怨而已。这些都无多大价值。但它那细致、委婉而又简练、生动的描写手法,值得我们借鉴。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和李璟《摊破浣溪沙》里的“小楼吹砌玉笙寒”,都是传诵千古的名句。据马令《南唐书》卷二十一的记载,李璟曾责问冯延巳:“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吓得冯延巳只好涎着脸皮说:“未如陛下‘小楼吹砌玉笙寒’。”
参考资料:
1、张燕 注评.婉约词.武汉:崇文书局,2017:14-15
2、陈立红.婉约词全鉴.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7:22-23
3、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151-153
4、唐圭璋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95-97
冯延巳擅长以景托情,因物起兴的手法,蕴藏个人的哀怨。写得清丽、细密、委婉、含蓄。这首脍炙人口的怀春小词,在当时就很为人称道。尤其“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是传诵古今的名句。词的上片,以写景为主,点明时令、环境及人物活动。下片以抒情为主,并点明所以烦愁的原因。
春风乍起,吹皱了一池碧水,这本是春日平常得很的景象。可是有谁知道,这一圈圈的涟漪,却搅动了一位女性的感情波澜。别看她貌似悠闲,时而逗引鸳鸯,时而揉扯花蕊,过一会儿又倚身在池栏上观看斗鸭,但只需要从她懒洋洋的神态上,我们就知她的心思其实全不在此。随着几声喜鹊的欢叫,她的面庞儿顿时就涌上了一阵红晕----盼念已久的丈夫终于回家了,这怎能不令她的心像小鹿儿那样乱撞乱跳?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冯延巳。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仙兴。元代。张翥。鶱林树树玉成围,皓鹤彩鸾中自飞。玄石山人千日酒,上清仙子六铢衣。道心不动方归朴,物化无方总入机。自炷芜香明月夜,露坛东向礼灵威。
读曲歌·打杀长鸣鸡。清代。佚名。打杀长鸣鸡,弹去乌臼鸟。愿得连暝不复曙,一年都一晓。
望江南(十)。宋代。王琪。江南雪,轻素剪云端。琼树忽惊春意早,梅花偏觉晓香寒。冷影褫清欢。蟾玉迥,清夜好重看。谢女联诗衾翠幕,子猷乘兴泛平澜。空惜舞英残。
昊天张火盖,挥汗作雨流。中途热如炙,曾子招我游。
逍遥适虚郭,且以驾方舟。方舟何容与,神仙相与俦。
访曾君静于明瑟山庄,读杨赵两先生诗。明日,君静同令史圣与招饮虚郭园,极宾主之乐,为赋小诗简谢。清代。方仁渊。昊天张火盖,挥汗作雨流。中途热如炙,曾子招我游。逍遥适虚郭,且以驾方舟。方舟何容与,神仙相与俦。携手上蓬莱,蒸暑变清秋。春辉荣萱草,明瑟交荆柯。瞻彼仁智居,未若山林多。文章即经济,廊庙亦岩阿。俯仰在曾酒,结欢到烟萝。怀此醉饱德,发我下里歌。
上张徐州。唐代。孟郊。为水不入海,安得浮天波。为木不在山,安得横日柯。再来君子傍,始觉精义多。大德唯一施,众情自偏颇。至乐无宫徵,至声遗讴歌。愿鼓空桑弦,永使万物和。顾己诚拙讷,干名已蹉跎。献词惟在口,所欲无馀佗。乍作支泉石,乍作翳松萝。一不改方圆,破质为琢磨。贱子本如此,大贤心若何。岂是无异途,异途难经过。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上士泉瓶。唐代。张籍。阶上一眼泉,四边青石甃.唯有护净僧,添瓶将盥漱。
送戴料院。宋代。叶适。质如金石坚,文比锦绣新。利锥亦颖透,大朴终还淳。忆昨慨其离,早合仪朝绅。于今悄复去,奈何犹选人。西风管摇落,黄菊别有春。茫茫九衢内,白汗沾红尘。谁抛连城富,却买径寸珍。世路岂云极,念子行李频。
次韵谢夏自然见寄四首 其三。元代。方回。通经闻大道,馀事始为诗。初或无人识,终须有己知。真能深造否,孰谓晚成迟。小袖朱弦手,何忧乏子期。
和谢梦叟思乡用李巽伯韵。宋代。王庭圭。江头野老哭声哀,宫殿千门安在哉。御路初传鼙鼓动,驿尘犹见荔枝来。九重奇祸遽如许,四海军书重困催。家在双龙双阙下,乱云春思益难裁。
题颜持约画四小景 桂岭秋晴。宋代。王安中。海市当寒可出,岳云正雨犹开。故捲黄茅障尽,为飞碧玉簪来。
奉别长史庾公太守徐公应召。唐代。储光羲。烈风起江汉,白浪忽如山。方伯骤勤王,杞人亦忧天。酆镐顷霾晦,云龙召我贤。车骑北艰苦,艅艎西溯沿。水灵静湍濑,猛兽趋后先。龙楼开新阳,万里出云间。宇宙既焜耀,崇德济巨川。受命在神宗,振兵犹轩辕。煌煌逾涿鹿,穆穆更坤元。明王朝太阶,远迩望嘉言。游子淡何思,江湖将永年。
灯夜记言 其四。明代。王彦泓。灯前狂眼骤开明,顿有同时两玉人。粲社未须三女并,云端唤出月娥身。
木瓜花。宋代。王令。簇簇红葩间绿荄,阳和闲暇不须催。天教尔艳呈奇绝,不与夭桃次第开。
送吕周辅宗丞守崇庆。宋代。楼钥。从昔传家学,当今良史才。声名冠西蜀,风节象东台。朝迹何收速,归心挽不回。一麾从此去,万里可能来。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观善斋。宋代。杨万里。观棋不作秋,观刘不作石。要知丽泽功,秪个是消息。
题张山人适乐圃林馆(二首)。明代。姚道衍。一轩开小圃,近水更悠然。杏栋萦花雾,芸窗宿篆烟。竹藏鸠子晡,苔衬鹤雏遥。此地多风景,幽深似辋川。
宿福海寺。宋代。戴表元。斲岩苍龙角,汲流紫云根。道人不绝俗,自然无耳喧。屋脊挂修岭,一日过千辕。此中但高卧,松风有清言。听之亦无有,风定松在门。炊成欲一去,独鹤鸣朝暾。
和酬仲修。元代。梁寅。闻道逍遥林涧居,移家仍载五车书。拟耕郑谷买黄犊,那忆楚江多白鱼。柿叶遍书云冉冉,山阴坐对树疏疏。寓舍遥知先种竹,何由尘土上衣裾。
山坡羊·愁眉紧皱。元代。陈草庵。愁眉紧皱,仙方可救,刘伶对面亲传授。满怀忧,一时愁,锦封未拆香先透,物换不如人世有。朝,也媚酒;昏,也媚酒。
同蒋颖叔游丁山彰教寺。宋代。郭祥正。北风方苦寒,冰霜昼未消。偶倾御史盖,同上丁山椒。空崖白云宿,拱木猕猴跳。碑皴龟腹裂,泉活龙尾摇。枯松起幽籁,中天奏云韶。苔深鸦发翠,石立壮土翘。荒坟瘗参军,沉魄谁与招。却读乐安词,惨淡窥泬寥。矧复见犹子,危言动清朝。甘心脱豸冠,窜迹投冗寮。公议在后世,美才无吝骄。六经收满腹,辨析皆有条。登山听君语,淙淙碎琼瑶。但惊白日落,归驭不可邀。明发余亦往,安得同渔樵。
李尚书命妓歌饯有作奉酬。唐代。崔元范。羊公留宴岘山亭,洛浦高歌五夜情。独向柏台为老吏,可怜林木响馀声。
雪中通判家饮回。宋代。梅尧臣。朔风声满枯桑枝,阴云不定蛟龙归。冻禽聚立高树时,密云万里增寒威。访君留连举酒卮,胡琴奏罢欢已微。小驹跨去没四蹄,飘花凌乱沾人衣。醉目远望天地迷,何暇更问孤鸿飞。茅屋岂无单且饥,平明共贺麦陇肥。
咏江南景物 其一。宋代。阳枋。几千里地香粳绿,百亿条溪高柳青。簇簇人烟富鸡犬,太平原野喜初经。
连理枝。清代。吴藻。不怕花枝恼。不怕花枝笑。只怪春风,年年此日,又吹愁到。正下帷趺坐、没多时,早蜂喧蝶闹。天也何曾老。月也何曾好。眼底眉头,无情有恨,问谁知道。算生来并未、负清才,岂聪明误了。
月中宿云居寺上方。唐代。温庭筠。虚閤披衣坐,寒阶踏叶行。众星中夜少,圆月上方明。霭尽无林色,暄馀有涧声。只应愁恨事,还逐晓光生。
再次钱江楼。明代。边贡。布被藜床雪卧安,草堂幽迥夜漫漫。有怀真爱故山好,多兴不辞村酒酸。冲晓觑林梅恰放,趁暄行径石犹寒。长镵短褐无人识,白发明时老谏官。
七和。宋代。刘克庄。百家众体皆融液,一字陈言亦剷除。陋矣小巫步神禹,譬之大战获侨如。子行给子尚方札,吾自乘吾下泽车。本是腐儒非磊落,莫嫌窗下注虫鱼。
春日游西塔示本上人。宋代。王之道。暇日搜奇胜,羸骖适莽苍。幽花撩醉眼,早麦慰饥肠。佛屋几间在,村墟三里长。廉纤晚来雨,未觉客心伤。
还俗尼(本是歌妓)。唐代。吴融。柳眉梅额倩妆新,笑脱袈裟得旧身。三峡却为行雨客,九天曾是散花人。空门付与悠悠梦,宝帐迎回暗暗春。寄语江南徐孝克,一生长短托清尘。
次韵所居龙池巷。宋代。方岳。从来绝技似屠龙,莫倚神奇阿堵中。但得直声如汲黯,尽渠曲学付孙洪。草堂自作冥鸿计,药市宁收汗马功。古井无波门巷静,再三不用起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