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说四·马说。唐代。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祗辱 一作:只辱)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马者 通:饲)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参考资料:
1、陈国林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 :龙门书局出版社 ,2012年8月 :121-123 .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之间。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经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40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1 本文的中心论点(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领起全文作用)
2 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 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 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 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8 全文的主旨句中心句(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
9 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0 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1 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的句子(怀才不遇的人发的感叹):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2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3文章最能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句子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14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一、要具有良好的资质或才能;二、后天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精神;三、要能遇到善于识别人才的伯乐。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1、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
从我们自身来看,是,因为我们是先认识了伯乐,再经伯乐认识了千里马,作者想表达的是一种认识的先后顺序,强调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而从逻辑上来看,应是先有千里马然后才有了伯乐。
2、第一段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3、没有伯乐,千里马命运如何呢?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4、第一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作用
5、概括第二段内容
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6、第二段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7、第二段中的文字从侧面讽刺了喂马者的哪些特点?
无能、无知、目光短浅。
8、“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对千里马命运的惋惜,对食马者的讽刺。
9、概括第三段内容
抨击那些不能正确对待千里马却大呼“天下无马”的人。
10、第三段中连用三个“不”字,将“食马者”的平庸刻画得入木三分,这是一种什么句式?
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刻画“食马者”的愚妄。
11、“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12、这里的三个“之”字,用法是否一样?
前两个“之”,代词,指千里马,分别作动词“策”(驱使)、“食”(喂)的宾语。第三个“之”却不同:它可以不用翻译,只起到了调节音节的作用,如同我们在第一册中读到的“久之”的“之”一样。(见蒲松龄的《狼》)这里“鸣”是 (马)鸣,而不是鸣(马)。句式整齐而又灵活富于变化。
“执策”的“策”:马鞭子,名词。
“临之”:面对着它 (千里马)。
三个“马”字,都是指千里马。
称”,著名、著称、出名。
13、第三段中哪些语言能体现食马者的无知和浅薄?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14、第三段中哪句话能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第三段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人才埋没的愤懑之情
16、作者的论点是什么?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
第一段。
提出论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正面论证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反面论证
故虽有名马…...
不以千里称也。
第二段。
进一步从反面论证
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 千里而食也”
第三段。
痛斥执策者的愚蠢
勾画执策者狂妄无知的形象
作者厉声反诘执策者,表达中心:其真不知马
17、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不是。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18、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慨心情
19、“伯乐”“千里马”各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千里马——有才能的人
伯 乐——重视人才,识别人才的人
食马者——愚妄,浅薄的不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20、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21、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虽短,结构却十分精巧。先从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然后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千里马和伯乐的依赖关系是如此密切,而伯乐却不常有,千里马被终身埋没的命运也就不可避免了。接下去,自然就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其才美不得外现的原因,对无知的“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进行了辛辣的嘲讽。本文虽短,中心却十分突出。以“伯乐不常有”开始,中间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千里马“才美不外现”写食马者的无知及其造成的恶果,然后对食马者的无知进行痛斥,最后归结出“其真不知马也!”这一贯穿全文的中心句。
22、背诵课文,说说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设计此题,意在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古文背诵的要求。说的练习,要求学生口头说出作者在文中寄托的思想感情,即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既练习了口头表达能力,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同学生的说,还有相互启发、深入思考的作用。
23、翻译下面一段文字,注意划线的词的意义或用法。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设计此题,意在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理解关键语句。译文见“有关资料”中的“参考译文”。加点的字“策”和“其”的用法,弄清每一处的含义即可,至于语法意义,可以不要求学生掌握。
24、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这些话题是常谈常新的,请你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这是一道完全开放性的练习。意在引导学生联系当今的社会现实,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这篇作品的思想内容,以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此题设计的几个问题,都是“常谈常新”的,所以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只要说出自己的理解,谈出自己的看法即可,即使个别同学的观点有些偏激也不要紧,尽量让学生畅所欲言,相信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多数学生是能够明辨是非的。
25、《马说》中的五个“也”字
“也”是个常见的文言虚词,大多置于句末表示说话人的语气,有时也放在句中表示短暂的停顿,用来提醒读者注意下面将要说到的内容。这些用法看起来很平常,但运用恰当,也能表达出某些微妙的意思,引起读者的回味。《马说》中的五个“也”字就是如此。
这篇文章共分三段,每段最后一句都用“也”字收住。这三个“也”尤其值得品评,它们所表达的语气是由各段的内容决定的,同时又反转过来表达了作者在叙述这些内容时的感情状态。第一段主要写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即“伯乐不常有”,而写得有声有色的却是千里马被埋没的情形,即“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这一形象的概括已经显出作者的愤愤不平之意;最后用“不以千里称”作结,再着一个“也”字,更流露出无限痛惜的感情。第二段从千里马的特点出发进一步揭示它的才能得不到施展的原因,把责任归于“食马者”的无知,然后步步紧逼,到段末再用反诘句“安求其能千里也”,把作者愤怒谴责的感情发展到高潮。而这句话中的“也”字,不仅凝聚着作者这种强烈的感情,而且包含着诉诸读者的正义感的意图。第三段是全文的总结,作者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把“真无马”和“真不知马”对照起来,“无马”一句用“邪”字轻轻带过,而“不知马”一句则用“也”字收住,其间固然有作者的痛切之感,而对“食马者”的深刻嘲讽也跃然纸上了。
以上三个“也”字,都跟文章的全局有关,从某种意义上看,也可以说是全篇脉络的标志,是应当反复推敲的。剩下的两个“也”字都在行文中间:一个在句末,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中的“也”字,这是作者故作顿笔,有暂时了结,不再说下去的意思,可以省却一些无用的话。另一个在句中,即“是马也,虽有……”中的“也”字,则显然是提醒读者注意“食马者”的无知给千里马所造成的难堪的后果。
我们要体会“也”字(包括其他虚词)的这些微妙作用,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朗读课文。要努力读出语气,读到烂熟于胸,好像其中的句句话都出于自己的口,再来体会就不难了。
26、“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连下四个“不”字的作用?
此句连下四个“不”字,源皆出于食马者之无知。如此层层蓄势,然后以反诘作结,将作者心中的郁愤表达得何等淋漓尽致!
27、怎样才能使千里马充分发挥其日行千里的才能?
策之以其道,食之能尽其材,鸣之而能通其意。
28、“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实际含义是什么?
韩愈的话表明有贤能的人士只有遇上圣明的君主才能发挥专长。否则,即使才华出众,也不免受辱、埋没。作者极言“伯乐”的重要、可贵,对人才埋没深为慨叹。韩愈在文中借题发挥,抨击那些糟蹋“名马”的“食马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这和韩愈本人的遭遇是有紧密联系的。
29、表层意(小结)深层意
有伯乐有千里马 (正面) 发现人才
无伯乐无千里马 辱、死 (反面) 埋没人才
一食尽粟一石 行千里 (正面) 施展才能
食不饱力不足 难行千里 (反面) 糟蹋才能
策之…食之…鸣之… (排比) 封建统治者
执策临之:天下无马 不识人才
其真……?其真……! (反问) 摧残人才
30.千里马被埋没的
直接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能外见。
根本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表现: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马说》是一篇说理文,似寓言而实非寓言,用比喻说理却并未把所持的论点正面说穿,没有把个人意见强加给读者。通过形象思维来描述千里马的遭遇,提出事实,省却了讲大道理的笔墨,作者利用了古汉语中虚词(语助词、感叹词和连接词),体现出一唱三叹的滋味和意境。伯乐的典故几次被韩愈引用(见韩愈所作的《为人求荐书》及《送温处士赴河阳序》),可见韩愈命运的坎坷。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是从正面提出问题,“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说明千里马和伯乐的信赖关系是如此的密切。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不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拆。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开篇就奇峰突起,发人之所未发,点明全文主旨。这句话还包含着一个反题,即“无伯乐,则无千里马”,说明千里马的命运与伯乐的依赖关系。换句话说,就是除伯乐而外没有人能识别千里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具体地描绘了千里马没有遇见伯乐的可悲的遭遇。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这两句揭示了千里马的才能为何被埋没的根本原因。“不知”,这正是问题的要害。一天能跑千里的马,一顿有时会吃光一石小米。是说才能、本领特殊,食量也特殊。喂马的人不懂得它能一天跑上千里而一般地喂它,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且欲与常成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这一句描述了千里马因肚饥而无法发挥才能的痛苦。
文章写到这里,作者还觉得不够,又接着用“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从“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层的刻画。使文章生动深刻,也表现出作者的愤激。作者并没有立即谴责这种不识马的“人”,反而让他面对着千里马不懂装懂,还说“天下无马”。意思是说,这样的“人”在主观动机方面还是不错的,他并非不想选拔人才,并非没有求贤用贤之心,无奈贤人贤才太“少”了。明明是“人”的主观上出了问题,却把这种局面的形成推给客观条件的不如意、不理想。眼前就是一匹千里马,食马者却对着千里马发出了“天下无马”的慨叹,认为这不过是一匹连常马也不如的马。这是作者的讽刺。文章写至此处,作者立即点明主题,用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结束,把“无马”和“不知马”这一矛盾形成一个高潮。这是韩愈凝聚浓缩手法的结果。
参考资料:
1、陈国林 .高中生必背古诗文 :龙门书局出版社 ,2012年8月 :121-123 .
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从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出发,说明千里马才能的被埋没是不可避免的。文章一开篇就奇峰突起,用“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点出论证的前提。这句话还包含着一个反题,即“无伯乐,则无千里马”,实际上指明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但这里的“伯乐”是一个普遍概念,指的是特别善于相马的人。因此下面接着就提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一论断,突出了这“常有”和“不常有”之间的尖锐矛盾,说明千里马的被埋没简直具有必然性。然后趁势而下,说到千里马的命运上来,用“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描绘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具体情形,引人深思。这一段,从全篇来看,目的是提出问题;它之所以要强调知马者惟伯乐这个意思,则是为下文揭露“食(sì)马者”的“不知马”张本。
第二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sì)马者”的“不知马”。千里马被埋没,在一般人看来,大概要归咎于它的才美“不外见”。因此,本段一开头就用“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点出问题的要害。“一食或尽粟一石”是夸张的说法,强调千里马的食量大大超过常马;“不知其能千里而食”,是说“食(sì)马者”只是按照常马的食量来喂养它,说明这种人的无知。接着,先以“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作低回之势;再用一组排比句揭示这“才美不外见”,正是“食不饱,力不足”所造成的恶果;最后又用反诘句“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对“食(sì)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这是从反面证明“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道理。
第三段,归纳全文中心,对“食(sì)马者”的无知妄说进行辛辣的嘲讽。先用揭露矛盾的方法刻画“食(sì)马者”的形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这三句紧承上文,全面总结了这种人“不知马”的表现;“执策而临之”,写他们洋洋自得、以“知马者”自居的神情,“之”指代千里马,他们在千里马跟前竟然宣称“天下无马”,这是十足的妄说。两相对照,生动地揭露了这种人的愚蠢、荒唐。然后用“呜呼”领出作者的感慨:“其真无马邪”承上文“天下无马”,是作者对“食马者”的反诘,也是向读者发问,用来为下句蓄势;然后以“其真不知马也”作答,结住全文。
本文篇幅虽短,中心却十分突出。贯穿全文的是“不知马”这句话。文中连用十一个“不”字。开始说“伯乐不常有”、千里马之“不以千里称”,已隐含着“不知马”的意思;中间先明确指出“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然后以“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说明“不知”所造成的恶果;最后更以“不以”“不能”来痛斥“食(sì)马者”的无知,由此导出全文的结句“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了中心。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一、整体感知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韩愈《送孟东野序》)。韩愈散文中,抒发不平之鸣的篇章不少,《马说》便是其中之一。“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虽是议论文体,却讲究文采。《马说》通篇用的就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作者的这些见解和感慨,都是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现的。文章借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人才比为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以千里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遭遇,写有才之人终身不得其用的遭际,以“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写千里马埋没的原因等等,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有才之士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不幸的处境,行文中洋溢着强烈的不平和悲愤。
本文与《龙说》有相似之处,建议大家去读读。
二、问题研究
1.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伯乐比喻能发现并任用人才的人或圣明的君主。食马者比喻埋没人才的人或愚昧的统治者。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和表达了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不满。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篇幅短而可读性强,文字也不算艰深。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学生不仅爱读,而且易于成诵,关键是教师要仔细而认真地指导学生诵读。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当堂成诵。内容也要讲讲,但不宜过深,要认真考虑学生在现阶段的生活阅历和接受能力,以粗知大意为标准。教师讲述应当简而明,不旁征博引,以免剥夺学生诵读的时间。从长远观点看,能够熟练地背诵这篇短文,才能使学生真正受益。
1.领读,即由教师(或选择1~2名学生)带领全班学生一句一句地读,目的是使学生从感性上体会文章的语气。领读者事前应有充分准备,能流畅地背诵全文。
2.结合文中的虚词仔细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见“有关资料”中《〈马说〉中的五个“也”字》一文),一边讨论,一边诵读。还可以用比较的方式加深学生对这些虚词的体会,例如下列划线的字句如用括号里的字句来替换,效果就不一样了: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是马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乎)
其真不知马也(矣)
3.逐层分析语调的变化,轻重分明。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韩愈是唐代散文巨匠,同时也是对宋代作家极有影响的诗人。人们对他的“以文为诗”(把诗歌写得散文化)谈得比较多,却很少注意他那更为突出的“以诗为文”的特点。
所谓“以诗为文”,是指用具有诗的情调、韵味等特色来写散文,即是说把散文给诗化了(但这并不等于从西方引进的新文体“散文诗”)。我们说把散文诗化,或者说把散文写得很带诗意,并不限于写自然景物、抒情小品或对人物进行典型塑造和对事态进行艺术描绘;而是也可以用诗的情调、韵味来写说理文或评论文。韩愈的散文特点之一就在这里。
据说伯乐姓孙名阳,是春秋时代秦国人,会给马看相,善于识别什么是千里马。这原是《战国策·楚策》中一个名叫汗明的人对春申君黄歇讲的一个故事里的人物。这故事可能是古代传说,也可能就是汗明用艺术虚构手法创造出来的寓言。伯乐的典故曾几次被韩愈引用(见他所作的《为人求荐书》及《送温处士赴河阳序》),可见由于韩愈本人命运的坎坷,对伯乐能识别千里马的故事是很有感情的。但平心而论,还是他的这篇《马说》写得最好,读者也最爱读,因为这篇文章写得太像一首诗了。
诗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诉诸形象思维,它的创作手法也常以比兴为主。当然,一首好诗总要比散文写得更加含蓄曲折,余味无穷。而从常识论,一篇说理散文,基本上总是以逻辑思维为主的,韩愈的《马说》肯定是一篇说理文,但它似寓言而实非寓言,用比喻说理却并未把所持的论点正面说穿,更没有把个人意见强加给读者。全篇几乎始终通过形象思维来描述千里马的遭遇,只摆出活生生的事实却省却了讲大道理的笔墨,这已经可以说是诗的写法了。更巧妙地是作者利用了古汉语中不可缺少的虚词(语助词、感叹词和连接词),体现出抒情诗应有的一唱三叹的滋味和意境,尽管我们读起来是一篇散文,但仔细品评,却俨然是一首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抒情诗。这种“以诗为文”的本领,始自西汉的司马迁(谁也不曾承认过司马迁是诗人),到了韩愈、柳宗元,乃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至宋代的欧阳修、苏轼(尤其是欧阳修)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是我们研究中国文学史和学习古典散文应该注意的新课题。
文章的第一句是大前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可这个命题本身就不合逻辑。因为存在决定意识,伯乐善相马的知识和经验,必须从社会上(或说自然界)存在着大量的千里马身上取得,然后逐渐总结出来的。所以过去有人就认为韩愈这句话是本末倒置,是唯心主义的。我们并不否认,从唯物主义原则来看,他这句话是错误的。但把它作为诗的语言,它却是发人深省的警句,是感慨万千的名言。因为世上有伯乐这种知识和本领的人实在太少了。于是作者紧接着在下文从正面点明主旨,一泻无余地把千里马的无限委屈倾诉出来。正由于“伯乐不常有”,不少的千里马不仅找不到一个一般水平的牧马人,而是“祇辱于奴隶人之手”,受尽了无知小人的腌气。更令人悲愤的是这些宝马竟然成双作对地一群群死于槽枥之间,其遭遇之不幸、结局之惨痛真非笔墨所能形容。当然,结果更是死不瞑目,谁也不把这些有价值的神骏称为千里马,它们的死也自然是毫无所谓的了。“不以千里称也”这句话,包含着这样的意思:连同情它们的人都没有,更谈不上对它们的死表示遗憾、惋惜和悔恨痛心了。从文章表面看,作者说得已相当透彻;而实际上这里面不知有多少辛酸痛楚还没有尽情吐露,看似奔放而其内涵则甚为丰富,其实倒是含蓄不尽的(说他写得婉约,或许读者不能接受,可作者确实没有把话说尽)。这真是抒情诗的写法了。
作者着力刻画“食(饲)马者”与千里马之间的矛盾,两相对照,既写出千里马的抑郁不平,也写出不识真才者的愚昧专横。千里马在无人给它创造有利的客观条件时,英雄无用武之地;或虽欲一展所长而有力无处使,甚至到了无力可使的程度。这样,它连一匹普通马也比不上,又怎么能实现它日行千里的特异功能呢?因此它的待遇自然也就比不上一匹“常马”,而它的受辱和屈死也就更不足为奇,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了。不仅如此像这样连“常马”都比不上的千里马,由于不能恪尽职守,还会受到极度的责难和惩罚,往往被无辜地痛打一顿(“策之不以其道”,打得它不合理),当然在待遇上也就更加糟糕了(“食之不能尽其材”)。表面看“食马者”不是伯乐,不懂马语;骨子里却蕴涵着怀才不遇的人面对那些愚昧专横的统治者就是申诉也无用这一层意思。
文章写到这里,作者似乎还觉得不够解渴,于是又接着用“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的意思,从“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层的刻画。这不仅使文章更生动深刻,也表现出作者的感情更为愤激了。作者并没有立即谴责这种不识马的“人”有眼无珠,反而让他面对着这匹千里马不懂装懂,发出了仿佛悲天悯人般的慨叹:“天下无马!”意思说,这样的“人”在主观动机方面还是自以为不错的,他并非不想选拔人才,并非没有求贤用贤之心,无奈贤人贤才太“少”了,既无处可寻觅,也无地可安插:“天下哪里有真正的人才啊!”明明是“人”的主观上出了毛病,却把这种局面的形成推给客观条件的不如意、不理想。眼前就是一匹被作践得不成样子的千里马,却对它发出了“天下无马”的慨叹,认为这不过是一匹连“常马”也不如的驽骀之辈。这不仅是绝妙的讽刺,而且也是极其严峻猛厉的诛心之论。文章写至此已经水到渠成,作者这才站出来点题,用“呜呼”以下三句作结,把“无马”和“不知马”这一对矛盾(“无马”是先天的自然缺陷,“不知马”则是后天人为的犯罪)尖锐地摆出来形成一个高潮,极尽沉郁顿挫之致。
典故 :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延续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连素以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都仔细寻访,辛苦倍至,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即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伯乐对驾车的人说:“这匹马在疆场上驰骋,任何马都比不过它,但用来拉车,它却不如普通的马。你还是把它卖给我吧。”
驾车人认为伯乐是个大傻瓜,他觉得这匹马太普通了,拉车没气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犹豫地同意了。伯乐牵走千里马,直奔楚国。伯乐牵马来到楚王宫,拍拍马的脖颈说:“我给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马像明白伯乐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响,引颈长嘶,声音洪亮,如大钟石磐,直上云霄。楚王听到马嘶声,走出宫外。伯乐指着马说:“大王,我把千里马给您带来了,请仔细观看。” 楚王一见伯乐牵的马瘦得不成样子,认为伯乐愚弄他,有点不高兴,说:“我相信你会看马,才让你买马,可你买的是什么马呀,这马连走路都很困难,能上战场吗?”
伯乐说:“这确实是匹千里马,不过拉了一段车,又喂养不精心,所以看起来很瘦。只要精心喂养,不出半个月,一定会恢复体力。”
楚王一听,有点将信将疑,便命马夫尽心尽力把马喂好,果然,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不少功劳。楚王对伯乐更加敬重。
伯乐是古代有名的相马(鉴别马的好坏)专家。当他年老的时候,他的儿子很想将这项专门技能继承下来,以免失传。于是他把伯乐写的《相马经》读得烂熟。《相马经》上描写千里马的外形是“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子好像垒起的酒药饼。”他就依照这一条,拿着经文出去“相马”了。
伯乐的儿子把所见到事物的外形和《相马经》上描绘的图形一一对照,结果找到了一只很大的蛤蟆。他兴冲冲地跑回家报告父亲,说:“总算找到好马了,额头和双眼同书上说的差不多,就是蹄子的形状和书上写的有区别。”
伯乐听了,只好哭笑不得地对这个好心而不聪明的独生子说;“你倒是找到了一匹好马,只是它太喜欢跳,你可驾驭不了啊!”
正是,世有伯乐才得千里马。如果千里马没能遇见“伯乐”,终究会被埋没。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韩愈。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送董少卿游茅山。唐代。皮日休。名卿风度足杓斜,一舸闲寻二许家。天影晓通金井水,山灵深护玉门沙。空坛礼后销香母,阴洞缘时触乳花。尽待于公作廷尉,不须从此便餐霞。
陪师厚游百花洲盘礴范文正祠下道羊昙哭谢安。宋代。黄庭坚。落日衔城壁,祠东更一游。悲来惜酒少,安得董糟丘。
夜眺。明代。郭之奇。计程能使客思憨,错向江乡认故潭。渔火灭明时一见,吴音清浊久微谙。远汀野色桅光带,断岸罛声戌漏参。如可容舠聊止足,几于閒泊较廉贪。
周尉以诗致霅鱠次韵为谢。宋代。胡寅。新兴何事忆吴兴,因话鲈鱼割素鳞。不是南烹无口实,要看西子授厨人。堆盘雪缕开花面,泛艇秋风想钓纶。玉醴浮来为乡导,金橙研破助芳辛。老饕难继苏公赋,一饱鲜腴敢更频。
张子安求无处道人挽词。宋代。苏籀。奉匜谁过仲卿贤,独泣牛衣枕泪眠。墨误唾花衫未故,诗题摘叶柹犹鲜。悽凉玉雪聊聊意,惆怅房栊步步莲。抚念琴书旧同赏,爵名重刻更巍然。
仲夏斋戒月。唐代。白居易。仲夏斋戒月,三旬断腥膻。自觉心骨爽,行起身翩翩。始知绝粒人,四体更轻便。初能脱病患,久必成神仙。御寇驭泠风,赤松游紫烟。常疑此说谬,今乃知其然。我今过半百,气衰神不全。已垂两鬓丝,难补三丹田。但减荤血味,稍结清净缘。脱巾且修养,聊以终天年。
硕人居氏挽词。宋代。楼钥。顷侍尚书坐,曾闻阃助贤。晤言成勇退,里谒戒私专。梦断构江路,神伤薤露篇。悼亡千里泪,叠嶂想新阡。
菊泉。明代。陶安。中央气和连混茫,金精共鍊秋花黄。灵根绵络涧谷旁,真英聚入幽泉香。山中百卉不敢芳,日华月魄涵银潢。泠然入勺风露凉,乾坤甘滋流肺肠。山人童颜寿且康,七十八十犹云殇。番峰老叟医师良,何曾足迹游南阳。情甘隐逸与世忘,澹然迹疏红紫场。心渊澄莹波不扬,濯缨不必求沧浪。旧家留得轩岐方,刀圭奇验清膏肓。发开千古金匮藏,丹蟠龙鼎芙蓉光。垂亡者存弱者强,惠泽及物何可量。此菊生意盈药囊,此泉味比醍醐长。所愿仁寿均八荒,隘彼郦潭居一乡。飘飘霞佩云锦裳,携儿过我登溪堂。是时东篱天雨霜,寒蕤照水金煇煌。授我宝诀期荣昌,神舍内完绝外戕。身轻傥可八翼翔,蓬莱弱水天风刚。
王将军墓。宋代。张玉娘。岭上松如旗,扶疏铁石姿。下有烈士魂,上有清菟丝。烈士节不改,青松色愈资。欲试烈士心,请看青松枝。
梅花四首 其一。宋代。谢薖。姑射神游阅九关,水精宫殿不胜寒。下窥人世生尘想,故作梅花与俗看。
戏寄清虚先生。宋代。薛季宣。鼾睡懒醒先处士,回光坐照老宾州。西来大笑朝天子,一宿不为桑下留。
戊戌元日三首。元代。方回。炉香礼天地,再过古来稀。此日仍逢节,何时定许归。年高还拜怯,客窘久留非。遥忆小儿女,新春只故衣。
初晴野步。宋代。陆游。入市路三叉,缘山港半斜。疏篱带残雪,幽窦泻湍沙。好鸟晴相语,芳兰暖欲芽。病余无脚力,随处憩人家。
人日。宋代。洪炎。开岁逢人日,吾衰不梦周。家书生远恨,客舍起离忧。朔雪惊南服,江梅笑陇头。谁能结綵胜,一为散春愁。
题僧泰恭院二首。唐代。温庭筠。昔岁东林下,深公识姓名。尔来辞半偈,空复叹劳生。忧患慕禅味,寂寥遗世情。所归心自得,何事倦尘缨。微生竟劳止,晤言犹是非。出门还有泪,看竹暂忘机。爽气三秋近,浮生一笑稀。故山松菊在,终欲掩荆扉。
暇日约诸友生饭於石泉以讲居贫这策枢密富丈。宋代。李弥逊。枢君有美子,酷爱柳柳州。作诗陋元白,欲拟晋魏俦。情知鸾凤穴,不宿燕雀流。简编正在目,冠冕奚足忧。传家一经力,造物行见酬。江蓠珉中芷,终当荐灵修。
书室偶成兼柬新斋堂兄。明代。朱诚泳。粤若今古士,浮生谁百年。俛仰宇宙间,时复长喟然。衣食固煖饱,岁序恒推迁。朽腐同草木,胡不师圣贤。口吟六艺文,手披百家编。勿言道弥坚,孜孜在钻研。青岁不努力,白发空盈颠。题诗遗同志,及时当勉旃。
颂古九首。宋代。释梵思。 黄鹤楼前鹦鹉洲,夕阳西去水东流。要知诸佛居何处,风叶萧萧月满楼。
竹里馆。唐代。卢象。江南冰不闭,山泽气潜通。腊月闻山鸟,寒崖见蛰熊。柳林春半合,荻笋乱无丛。回首金陵岸,依依向北风。
夜行船 清琴。清代。顾景文。饱挂轻帆冲雾去。月初斜、未分明处。渔市灯红,雁汀芦白,隔岸微茫人语。自是扁舟鲑菜侣。甚勾回、十年情绪。绣被眠香,深杯滞酒,真个画船听雨。
广州二首。宋代。曾丰。绕处无非湿,终年不识寒。家饶安乐睡,市卖喜欢团。倡女青芒屦,渔儿白布冠。北人落南者,久亦自相安。
送杜君章守齐州。宋代。张耒。平生杜公贤弟兄,北州人物家法称。儿童服膺今见面,温润圭璧清霜冰。胸中诗书不见试,鬓发欲白论邦刑。用违所长众不可,公犹谈笑气甚平。人才之难万冀一,一士其重九鼎轻。典签不废吟拥鼻,所叹虚席何人登。临蕃千骑亦不恶,聊以馀力苏疲氓。霜清水落鱼泼剌,万瓮沸响新醪倾。东秦山河太守贵,长安歌舞新曲成。正须昼夜快作乐,舍人促公归治行。
终南。清代。佚名。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
怀隐堂。宋代。周邦彦。昔贤抱奇识,阅世犹鼠肝。深颦畏轩冕,自谓山林宽。至今仰高躅,凛若冰雪寒。我侯坐少孤,久著聚鶡,屡费黄金丸。归来长太息,依旧一瓢箪。偶逢隐者谷,爱此高巑屼。结庐面绝壁,所幸一枝安。侯今未全老,每据伏波鞍。曷不持长缨,取虏报县官。功名事不磨,未可乐丘墦。嗟我如鹪鹩,尽室寄苇萑。谋居转幽邃,欲把严陵竿。归管道环堵室,始觉生理。因侯有华构,弥起百忧端。
赠郑瀚生。清代。郑孝胥。君于我厚矣,不鄙谓我语。所云讵无缪,政自出肺腑。闻君道贤伯,老辈具风矩。门中足师法,岂复假外取。亲贤远不肖,此事已为主。性情端且厚,俊哲必乐与。文字艺之末,费日浪自苦。但当勤读史,大义了今古。自居在何等,肯作流俗伍?知君多良友,走也岂足数。离居傥相忆,莫哂渠言腐。
送程给事知越州。宋代。周直孺。三吴冠盖并驱弛,名德如公亦已稀。胥口沈珠唐相事,会稽怀绶汉臣归。光华书绣家山近,浩荡秋风画鷁飞。十万疲民待仁政,未应祗为脍鲈肥。
赵屯阻风书怀示黄成伯章子脩二首 其二。宋代。刘弇。故家曾是鸟巢南,欲折归心迫片帆。十载萍根浮履舄,令人羞涩对青衫。
送郯九成汎海北上兼东秦希鲁。明代。袁华。万斛龙骧舟,输粟转辽海。若不浮日华,五色散霞彩。沧波奫渟如镜明,张帆打鼓春潮平。南风十日踰万里,高卧读书船自行。掾郎兹游冠平生,飘飘逸气凌蓬瀛。之罘缥缈海津近,北瞻龙虎环神京。张家庄头酒初熟,长城城下垂杨绿。当垆燕姬二八馀,手戛银筝唱新曲。旧游十载一茫然,落日相思梦寐牵。寄谢桥门秦贡士,何时风雨对床眠。
和何靖山人海棠。宋代。文同。为爱香苞照地红,倚栏终日对芳丛。夜深忽忆高枝好,把酒更来明月中。
应天长·石城山下桃花绽。五代。冯延巳。石城山下桃花绽,宿雨初收云未散。南去棹,北归雁,水阔天遥肠欲断。倚楼情绪懒,惆怅春心无限。忍泪蒹葭风晚,欲归愁满面。
石钟鼓歌。清代。成鹫。山庵有钟复有鼓,厥声可闻不可睹。我来欲借一回看,问取灵泉老庵主。主人手执须弥椎,共上千峰万峰去。分明三片顽石头,觌面相逢能解语。噌吰铛鞳盈虚空,老树作风山作雨。风从何起雨何来,万籁消声自终古。钟未鸣,鼓未响,灯笼触露柱。钟乍鸣,鼓乍响,狸奴与白牯。钟不鸣,鼓不响,木人逢石女。千里相逢休错举,扣石三声君自取。
为园四首 其三。明代。欧大任。一丘亦自足烟霞,不以萧条负岁华。草市纵非江总宅,橘洲何论李衡家。中山但可求醇酒,小队谁期过浣花。海雁南飞新朔气,夜来霜已满蒹葭。
与藏主夜谈三首 其三。明代。释函可。善乃恶之对,福兮祸所依。所以学道人,恬淡贵自持。只此一瓢水,世世以为期。
咏史下·司马温公。宋代。陈普。步趋坐立若山河,盛德华夷共咏歌。议论偏颇真可怪,阿瞒高帝彧萧何。
送杭州道士钱自然。宋代。赵抃。帅王归觐息兵鋋,吴越蒙恩过百年。世赏至今轩冕盛,真孙宜作地行仙。
祭九鼎十二首。宋代。真宗。疊之初登,其产昭陈。疊之既裸,其香升闻。神心嘉止,于焉欣欣。贻我有年,穰穰其仁。
月波楼。宋代。郑獬。古壕凿出明月背,楼角飞来兔影中。野色更无山隔断,天光直与水相通。溪藏画舫青纹接,人住荷花碧玉丛。谁把金鱼破清暑,晚云深处待归风。
子安初制巾服履赠之。明代。皇甫汸。何事平原服,翻同楚客衣。将从东洛隐,宁羡尚方归。云卧轻偏适,山居懒不违。因声报王贡,情已昔年非。
题屈翁山诗集。清代。方文。《周南》存《汉广》,谁谓楚无风。尔祖《离骚赋》,人言《小雅》同。本支犹未坠,艺苑复称雄。千古沅湘意,今归五岭东。
送建州陆使君。唐代。刘长卿。汉庭初拜建安侯,天子临轩寄所忧。从此向南无限路,双旌已去水悠悠。
奉同何济川迎吏示至秋暑方剧呈同舍。宋代。司马光。稚金避老火,暑势万骄盈。朱光烁厚地,万叶焦无声。夫子久倦游,得郡为亲荣。束装待驺吏,归期殊未成。埃沙塞广陌,蓬藋拥前楹。出处两不惬,孤坐心烦萦。何时惊飚来,扫荡天地清。郊墟草树疏,千骑从双旌。飘摇若神仙,皁苔西南征。离群讵几时,岂不怀友生。有意肯相过,不妨巾屦并。官舍稍虚凉,愧无肴酒迎。
漓江南下接梧州,两岸青山李郭舟。木落风高鸥鸟唤,江空夜静月轮浮。
残牙尚忆红绫饼,寒色初侵紫绮裘。明发驿楼情未尽,一樽临别更绸缪。
送饶平学谕谢原仁校文还任时余监试同事又连舟至苍梧故及之。明代。陈烓。漓江南下接梧州,两岸青山李郭舟。木落风高鸥鸟唤,江空夜静月轮浮。残牙尚忆红绫饼,寒色初侵紫绮裘。明发驿楼情未尽,一樽临别更绸缪。
中秋夜对月。清代。孙元衡。海阔偏宜月,天南不觉秋。自怜家尚在,甘与梦同游。香瘴潜浮桂,狂潮欲上楼。一杯乡国酒,休为看花留。
次韵送虞伯生使蜀降香。元代。李源道。城南尺五去天低,回首彤楼十二梯。六月岷山犹有雪,三春云栈迥无泥。浣花溪上看秧马,芳草渡头闻竹鸡。见说草堂遗构在,公馀须到锦城西。
北亭醉后叙旧赠东川陈书记。唐代。薛逢。二十年前事尽空,半随波浪半随风。谋身喜断韩鸡尾,辱命羞携楚鹊笼。符竹谬分锦水外,妻孥犹隔散关东。临岐莫怪朱弦绝,曾是君家入爨桐。
观雨。元代。仇远。雨师殿后疾雷先,风卷浮云似擘绵。大点成沤添黑潦,浓阴匝地暗青天。崦中暴长弥漫水,圩上平沉沮沼田。米直顿增车戽急,早推红日丽金渊。
秋感。元代。仇远。蛩依莎底露,萤堕树头风。秋已来多日,人谁念二虫。火流豳月应,云散楚天空。摇落年年事,吾生鬓亦蓬。
秋夜。元代。金涓。四望秋无际,凭栏夜未央。星榆晴舞叶,月桂冷飞香。人澹琴心苦,林幽鹤梦长。此情当此夕,谁肯赏凄凉。
丁未春五首。宋代。刘克庄。屡批龙鳞眷未衰,孤臣万死负恩私。玉阶方寸从容语,惟有天知与上知。
过广平怀吴二纯叔。明代。皇甫汸。尔昔承麾日,余兹趋府情。棠阴覆听事,苔石见题名。梦里丛台月,愁中漳水声。何如窗岫色,能忆谢宣城。
偶作。唐代。贯休。十载独扃扉,唯为二雅诗。道孤终不杂,头白更何疑。句冷杉松与,霜严鼓角知。修心对闲镜,明月印秋池。
元夕端居感事四绝句。宋代。张舜民。凤楼南畔彩为山,百戏年年奉帝筵。不独侍臣偏赐酒,当时一国梦钧天。
赠别饶司理述古。宋代。邓深。岳麓一樽酒,湘江万里秋。匆匆别后语,冉冉岁华流。正喜重相见,胡为不少留。参军诗俊逸,还肯寄来不。
重赋暨邑池亭。宋代。赵孟坚。新沐试絺綌,凉生神骨清。发疏逗风爽,半幅纱巾轻。逍遥池上亭,绿阴取次行。清和又重见,时序无留停。丛委簿书间,那得散漫情。乍此偷隙闲,云开月暂明。故园松菊荒,蛛网罩南荣。琴书知好在,奥窅谁为评。
建炎己酉十二月五日避乱鸽湖山十绝句 其十。宋代。王庭圭。伟岸棱棱似立朝,巍峨冠剑想风标。可怜有貌无肝胆,何用昂然近紫霄。
次前韵与前人同舟自城归。宋代。陈著。夜泊南津梦岸斜,老来行役只堪嗟。满篷风露五更月,残梦溪山百里家。蹴起睡奴催纤路,坐同吟伴说梅花。此归又且深深信,澜到中閒要见涯。
好事近·春早不知春。宋代。汪莘。春早不知春,春晚又还无味。一点日中星鸟,想尧民如醉。不寒不暖杏花天,花到半开处。正是太平风景,为人间留住。
桐角。宋代。林景熙。田家无律吕,声寄始华桐。碧卷春风老,清吹野水空。客心寒食后,牛背夕阳中。不惹梅花恨,年年送落红。
复用前韵 其三。宋代。李弥逊。急雨残花绝可怜,花如鸡肋雨如拳。千金倘赎花枝怨,不为囊空惜一钱。
戈。唐代。李峤。富父舂喉日,殷辛漂杵年。晓霜含白刃,落影驻雕鋋.夕摈金门侧,朝提玉塞前。愿随龙影度,横□阵云边。
和王主簿韵。宋代。陈宓。黄叶逐西风,归心与俱起。况复怀美人,相望一溪水。闻名知几年,会面数月耳。如何于其间,四旬还索处。美人志前修,脂车日千里。平生洁白行,尺璧绝瑕指。持以照寒溪,溪澄疑有滓。飞乌哑哑鸣,未倦投深枝。如何三年仕,束带事鞯羁。丈夫志有在,岂为日再炊。事业不足道,空成楚冠縻。有时屏朱墨,静坐欲无为。不复顾目前,屠沽斗群儿。食焉不能怠,况有尸素讥。风俗幸朴茂,不与骄侈期。抚摩雅无术,一稔适登时。吏议尚见贷,兹怀敢萌欺。一日事必葺,九仞功易隳。垂满得佳友,天怜愚顿姿。
蝶恋花(肖韩见和,复次韵酬之,四首)。宋代。倪稱。紫翠空濛庵畔路。满室松声,错认潺湲注。萧洒萍汀清立鹭。溪山真我归休处。老子平生无妄语。梅竹阴成,肯舍斯亭去。种秫会须盈百亩。非君谁识渊明趣。
玉溪梅株柯殊绝宣和间用事者尝图以进竟不报。宋代。虞俦。玉溪得得探芳期,孤负诗人尽醉归。消息向来空驿使,画图老去惜明妃。香魂月堕惊春梦,翠袖天寒怯暮晖。蜂蝶卑凡浑省识,良迷桃李趁狂飞。
闻宪府李公增修星岩之胜遥有此寄 其一。明代。区大相。岩栖好去沥湖陂,风景年来倍昔时。出镇近逢羊叔子,胜游重睹习家池。经春桃水迷仙棹,长夏荷筒杂羽卮。闻此令人发心赏,羡君霞路拥旌麾。
齐天乐。魏晋。高燮。生绡留得沧桑影,燕云怕重回首。夜雨联吟,秋灯絮梦,此乐于今难复。君还记否。记风景当年,夕阳疏柳。试看图中,泪痕应渍袖间透。形容莫惊冷瘦。晨星俄落尽,萧寥无偶。人去妖兴,时衰鬼弄,一样清谈非旧。凉波远岫。有老鹤孤飞,羽毛宜寿。早撇红尘,峭寒犹独守。
折槛行。清代。彭绍宗。阴薶六幕昏如织,沈沈不醒日无色。神珠辟雾犀辟尘,冥搜海岳苦难得。雄虺腾云掉九首,㹞㹞乳虎愁生翼。白昼纵横狎罔两,帝关欲叩羌敢测。砉然一击晶宇开,震爚精光荡环蚀。瑶花恣春浑烂缦,天魔旋舞迷终极。瀛壶火齐木难多,宝气翻空烧成墨。毛举爬搔等閒事,电掣霆飞乃惊殛。盖高属耳真聪睿,鉴诉虮臣剖胸臆。华盖周遭拱卫森,四顾台衡离差忒。昨闻王良鞭骑驷,今见中台朗司直。吁嗟丘貉百年身,钟漏纷縜亦云惑。愿弹柱后惠文冠,衮补都规仲山职。
午睡起消摇园中因登山麓薄暮乃归。宋代。陆游。老病攻百骸,徽纆困束缚;颓然一熟睡,如获万金药。窗明竹影乱,林暖鸟声乐。灰深香欲上,火活汤正作,毫瓯羞茗荈,铜洗供盥濯。整巾出庭户,曳杖历岩壑。遥岑见木杪,细水啮篱脚。踟躇遂忘归,清啸送日落。
後一月再宿城外野店,夙兴入城,谒益公二首。宋代。杨万里。归途未信欲斜阳,只怪行人影转长。松寿已高犹绿发,枫年方少更红裳。秋光便是天金谷,画本偷归我锦囊。只怨冲寒叹行役,青鞋布袜却芬香。
寄大洪和尚。宋代。释正觉。饮茶作别出萝门,相送犹怀握手温。断雁几时归缀字,浮萍随处卧生根。秋风窗外拥芦雪,梦冷床头堕月魂。麈柄年来疲转徙,却思红颗共炊盆。
漫兴。明代。叶子奇。功名富贵两亡羊,且尽生前酒一觞。多种好花三百本,短篱风雨四时香。
夜坐闻雪寄所知。唐代。齐己。初宵飞霰急,竹树洒干轻。不是知音者,难教爱此声。渐凌孤烛白,偏激苦心清。堪笑同文友,忘眠坐到明。
酹江月(足乐园牡丹)。宋代。赵师侠。韶华婉娩,正和风迟日,暄妍清昼。紫燕黄鹂争巧语,催老芬芳花柳。灼灼花王,盈盈娇艳,独殿春光后。鹤翎初拆,露_香沁珠溜。遥想京洛风流,姚黄魏紫,间绿如铺绣。小盖低回雕槛曲,车马纷驰园囿。天雨曼珠,玉_金束,占得声名久。留连朝暮,赏心不厌芳酒。
辛酉纪事一百韵。清代。李长霞。开春贼东窜,避乱事远出。秋来复北行,烽火起仓卒。呼号闻比邻,怆惶出闺闼。女弱涕涟洏,姑老色惴慄。大儿前挽车,小儿后提挈。暮出东郭门,秋潦多乱辙。月暗影昽昽,路昏行蹩蹩。我随车徒行,十步再蹉跎。野田忽高低,陟降弗遑歇。前至海上村,镫火闪蓬筚。寄迹葭莩亲,妇子共一室。新谷荐黄粱,蕃羹杂薇蕨。栖息虽云安,中夜常惊怵。诘旦赴海壖,海气尚郁勃。扬帆事遐征,天风吹萧瑟。岛屿影浮枕,波涛声荡潏。渺然感人生,一栗寄溟渤。三五蟾兔盈,澄辉何皎洁。鱼龙动混茫,星斗垂寥阔。我本怀百忧,反因异境发。回首望邑城,迢递火光彻。舍宇恐摧颓,松楸或斩伐。况闻海防军,昨日新战没。矫矫王将军,力能贯七札。矢绝无继兵,父子同一烈。昂昂陈义士,十荡还十决。战胜众人依,战死谁收骨。贼势遂日横,所在逞豕突。沿海事焚劫,杀戮到岩窟。越旬闻贼行,归帆顿飘瞥。来时之所经,廛市半丘垤。迟迟造里闾,女仆迎门闑。伯氏先我还,亲戚问存殁。敝庐幸复存,敢怨多遗失。尘釜事浣涤,敝簟重振拂。次第理琴书,殷勤整卷帙。人劳乐苟安,时危易为悦。远近传虚警,消息时恍惚。何方为乐土,欲去还中辍。群丑复北旋,倏忽势莫遏。扶掖入邑城,历险嗟更迭。托迹向黉宫,广厦一毡设。遥望见焚烧,烟焰生林末,风逐怒熛飞,霄炽秋云热。哀哉胶东民,惨比他邑别。刺史本神明,缙绅多贤哲。仁厚戒征诛,守成贵密勿。夫子事登陴,长子随行列。潴不汲污池,湿薪斫丛樾。永日不再炊,深秋无重褐。阿姑时叹息,老病怀惊怛。小女畏贼来,枕席亦杌隉。强欢欲相慰,反使泣呜咽。但云贼当去,贼去当全活。蓄惊意怲怲,含忧心惙惙。再见蟾兔盈,严霜木叶脱。有时闻贼行,或言远搜括。比日断烽烟,寥天气清澈。欲出复迟疑,贼谋恐诡谲。三旬始出城,惝恍异天日。瓦砾塞通衢,连甍百无一。回风吹血腥,当途馀杀越。空巷行萧条,败壁立突兀。残烬拥颓垣,故居认仿佛。去去将安之,摧残到瓜葛。幸有宗人舍,暂留仅容膝。三秋倏以迈,天寒气栗冽。三见蟾兔盈,时维冬十月。昊天胡不惠,大戾弗我恤。慈姑病缠绵,弥留竟永绝。乱馀遘闵凶,谁云理无阙。哀哀视君子,麻衣泪凝血。渐止涕纵横,莫使回肠结。阿姑暂浮厝,黄泉未定穴。当思昔贤言,毁不使性灭。衔恤更晨昏,荐瘥时未竭。厄运伤不已,含戚视琐屑。维时方荐臻,余复罹疚疾。次染及儿女,呻吟杂喧聒。冷灶静无烟,敝衾寒如铁。顾瞻使心伤,涕零无复啜。汝辈行当痊,予疾恐成诀。嘱女莫娇痴,嘱男勿怠逸。怠逸成荒废,娇痴遭瞋喝。夫子相慰言,汝言何不达。人生天所命,胡为伤情切。先事而绸缪,为计良亦拙。所遇在辀张,且与同饥渴。闻此感予心,忧怀勉为豁。时序自有常,阳和回穷节。女病渐加餐,男愈行蹩躠。予疾亦云疗,扶杖犹颠蹶。隆冬肃寒威,气严手指裂。壁隙鸣风飙,窗阴积霜雪。艰难寄居情,人事安能说。矧乃沂水阳,游骑尚突轶。遥闻古潍州,战士多人杰。分抄不及境,贼气为之夺。束装思北上,流离犹未毕。何日息疮痍,上将临节钺。解此下民忧,济时望稷契。
狼岭樵歌。明代。侯应遴。幽径烟深木叶斑,采樵人唱几重山。松梢倚日悬柯影,石乳临风湿汗颜。豺道共噫任去住,蝇头一咏自馀闲。归声忽送桃源口,犹有渔郎相和还。
寄句曲山中隐者。明代。郭武。康乐平生爱山水,移家直入烟霞里。一窥尘网便深藏,两以鹤书征不起。头戴皮冠手扶策,苍苍满面风霜色。世人欲见恐难寻,樵客相逢多不识。卖药修琴还到城,暂来倏去谁将迎。伯阳已信皆糟粕,季子何劳问姓名。予亦曾知君隐处,风泉翠滴琅玕树。不待长须更致书,明朝载酒听莺去。
马。唐代。张乔。支公宜畜马,武子更能骑。骨换黄金重,声遒紫塞悲。香泥沾锦帐,花路积胭脂。暂可苏堤下,春游系柳丝。
西城三绝句 其三 段干木庙。宋代。韩维。由来为国必贤才,偃息端能弭祸灾。千古风流谁嗣者,顾瞻遗庙独徘徊。
过排山驿。清代。祖之望。路通五管势难平,人在松杉顶上行。日影倒翻飞鸟背,天风直挟大江声。眼前野水多于地,到处青山半似城。闻道岭南林壑美,蛮烟瘴雨不须惊。
九日松林寺登高。宋代。赵湘。九日松林寺,登高过石桥。野僧怜不醉,山菊笑无戮。屐齿凭泉漱,云衣近树飘。自知清静意,应免俗人招。
于易水送人/于易水送别。唐代。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送余太史伯祥册封衡府。明代。欧大任。凤城西跃九花虬,况是亲持玉节游。刻石琅琊劳使者,剪桐沧海赐诸侯。绡来席上鲛为室,霞起涛边蜃作楼。左席称诗青社月,前驱负弩白门秋。风尘拥彗驺曾出,水旱封书黯自愁。禁近归来趋入谒,不知何以献宸旒。
赠韦炼师。唐代。白居易。浔阳迁客为居士,身似浮云心似灰。上界女仙无嗜欲,何因相顾两裴回。共疑过去人间世,曾作谁家夫妇来。
温陵万安桥谒忠惠蔡公祠堂留题。宋代。王迈。欲知公这忠,须诵三谏诗。欲知公之惠,须读万安碑。朝廷得公重,天下失公悲。骑鲸今几年,悠悠人见思。今人愧前修,风流不可追。立朝无刚容,突梯仍脂韦。字民乏廉声,敲扑急蚕丝。不知富贵有磨灭,芳名姱节无穷时。游子晚出公之乡,儿时敛袵公清规。吁嗟九原不可作,每於清夜梦见之。所以今日拜公像,浩歌出门双泪垂。
旴士张季携所注三略访西山先生既跋其书余复。宋代。刘克庄。张生快士非拘儒,袖出一编相斫书。扑虱拍蚊吾不忍,断蛇刺虎子何粗。
赠顾骠骑诗二首·思文 其三。魏晋。陆云。在虞之胄,实惟有姚。颖艳玉秀,华茂桃夭。居显祗明,在灵格幽。清尘熠烁,淑心绸缪。爰及祁阳,惟德之周。
江湖廊庙竟何为,新捧纶音下玉墀。半载三迁惊数异,两藩重到讶时移。
草莱枯槁须膏泽,今古勋名在鼎彝。报国寸心犹未老,粤山漓水也先知。
升右都御史奉敕总督两广军务兼理巡抚愧惧有作。明代。林廷选。江湖廊庙竟何为,新捧纶音下玉墀。半载三迁惊数异,两藩重到讶时移。草莱枯槁须膏泽,今古勋名在鼎彝。报国寸心犹未老,粤山漓水也先知。
蓟门述 其四。明代。戚继光。昼夜分乘城,一卒守数陴。落落似晨星,迹远宁附丽?弧戟藓半侵,刁斗音空齐。修筑十载余,但见来胡儿。治险既艰难,恃险亦倾危。莫谓两无益,谁从求端倪?兼之制外役,使者纷路歧。严工即复停,且逐使者驰。终岁苦莫陈,无能扬双眉。士困每不堪,边臣尤失意。俸给未或敷,曷由章厥志?俯仰苟混淆,曷由措厥事?廉毅天降衷,岂无平旦气?浊水视清尘,飞沉两暌异。嗟嗟佐吏威,扬鞭动恣肆。道左贵鸱蹲,庭前爱狐媚。由是裨校流,上及参游辈。奔走车尘前,屈体若僮隶。恃操荣辱柄,睚眦立倾置。忽薰倏为莸,当路安得识?伤哉七曜明,难悉覆盆翳。主吏尚不免,讵暇问入卫?将欲列守陴,边工胡敢废?将欲练备虏,边工胡能暨?将欲罢边工,战守势轩轾。
望月婆罗门引 春雪后看山。元代。王恽。太行晴霁,孤墉高处揖清寒。云闲万髻千鬟。底事春风面目,一变玉**。淡夕阳平远,野鸟飞还。青云莫攀。吾高兴、在东山。偃蹇孤松丘壑,不*春悭。背阴桃李,正藉得、春光亦强颜。长剑*、且莫轻弹。
与范信仲及严陵同官纳凉万松亭。宋代。胡寅。黄堂无徒真面壁,休暇相招出城北。千岩窈窕万松豪,把酒观棋得终日。此邦前修邈难继,严范千古堂堂色。用这折箠笞犬羊,否则持竿弄泉石。我才濩落何足道,行藏未有资身策。公当长啸起家声,云台高敞风尘息。
走笔再和凤凰山十韵酬良器解元兼呈文中宣德 其九。宋代。葛胜仲。闻有山房隐茂林,高人不与世相寻。屋虚但有荒基在,恐是宜僚遁陆沈。
送表侄达师归鄱阳。宋代。徐铉。故乡禾黍世亲稀,中表相寻只有师。惆怅离怀向何许,鄱阳湖上叶飞时。
又题五友五首 其一 竹。明代。薛瑄。三年乌府长琅玕,粉箨新梢次第看。今日成林足风雨,坐听清响彻云端。
长安感述。明代。黎遂球。共怀铅椠入神京,谁识终童愿清缨。颇有郁轮差自唱,每逢开阁愧多情。不才敢怨吾年少,抱恨谁怜主圣明。归去又应来万里,草茅偏动祝尧声。
春贴子词·太皇太后阁六首。宋代。司马光。冰澌半争波先绿,柳叶未生条已黄。四海澄清天子孝,朝回日奉万年觞。
甲申登高时苦旱。明代。黄公辅。前山僻地也宽宽,与客相携坐月欢。兴剧但知怜晚翠,醉馀那问正谁冠。方贪秋色宜登眺,又觉松涛欲报寒。其奈桔槔随处是,黍禾未并茱萸看。
过富池水军寨前。宋代。董嗣杲。山暝沉晴霭,江春荡夕晖。水从螺港下,云接鹿矶飞。雷鼓茶船众,风旗酒店稀。黄昏入凄怆,营屋柝声微。
采石春望。明代。袁凯。夜泊青山渚,朝登采石矶。蜀雪应消尽,吴船犹未归。五湖花正落,三江莺乱飞。同行王主事,此日亦沾衣。
次韵向伯薛侍郎。宋代。李弥逊。世外营居绝点埃,到身无地展全才。行藏曾许当年,翰墨能从异县来。海上梅花迎岁落,江头桂子得秋开。一樽负月何时对,白发思君首重回。
十洲三岛曾行处,离情几番凄惋。坠叶重题,枯条旧折,萧飒那逢秋半。登临顿懒。更葵箑难留,苎衣将换。试语孤怀,岂无人与共幽怨。迟迟终是也别,算何如趁取,凉生江满。挂月催程,收风借泊,休忆征帆已远。山阴路畔。纵鸣壁犹蛩,过楼初雁。政恐黄花,笑人归较晚。
齐天乐·十洲三岛曾行处。宋代。王沂孙。十洲三岛曾行处,离情几番凄惋。坠叶重题,枯条旧折,萧飒那逢秋半。登临顿懒。更葵箑难留,苎衣将换。试语孤怀,岂无人与共幽怨。迟迟终是也别,算何如趁取,凉生江满。挂月催程,收风借泊,休忆征帆已远。山阴路畔。纵鸣壁犹蛩,过楼初雁。政恐黄花,笑人归较晚。
开尽荼コ,正桑云麦浪,天气如秋。南园露梢半坼,金粟丝头。温香傍酒,尽多娇、不识春愁。莺院悄,轻阴弄晚,何人堪伴清游。
偏爱紫蕤黄袅,想金壶胜赏,依旧扬州。花前夜阑醉后,斜月当楼。翻阶句好,记玄晖、此日风流。双鬓改,一枝帽底,如今应为花羞。
汉宫春(芍药)。宋代。陈允平。开尽荼コ,正桑云麦浪,天气如秋。南园露梢半坼,金粟丝头。温香傍酒,尽多娇、不识春愁。莺院悄,轻阴弄晚,何人堪伴清游。偏爱紫蕤黄袅,想金壶胜赏,依旧扬州。花前夜阑醉后,斜月当楼。翻阶句好,记玄晖、此日风流。双鬓改,一枝帽底,如今应为花羞。
五月五日以扇奉寄二亲侑以小诗二首 其一。明代。边贡。迢迢亲舍白云下,长日登楼思有馀。代谷燕山空说近,经时不见一封书。
并州寒食。明代。浦源。梦入故园千里远,觉来寒食在并州。垂杨不是相思树,那得花开便白头。
放鱼歌。宋代。徐照。笭箵下北湾,罣{上四下鹿}上西浦,渔师恶取真少恩,游鳞潜身更何所。未死神已泣,口沫自吹吐。朴失沧波俄顷间,斫雪飞花落盘俎。山翁忍见不惜青铜钱,尽买鲥鰅鲂鲫鱮。
次韵赵帅蜡梅。宋代。陈造。窗底闲寻断续香,贴金谁此憩风裳。汉姬懒赴昭阳燕,宫额涂成却覆觞。
三年衔恤绝不吟诗既奉祥祭触绪摧裂偶得古诗三章呈叔逢兄并似彦威侄 其一。宋代。程公许。髧髦联雁队,娱侍三老人。清风一家法,欢颜四时春。转烛二十年,俯仰含悲辛。聚散泡起灭,了知幻非真。忽忽如有见,耿耿恨难平。孝爱自天性,宁与迹俱陈。
赠刘伯威。元代。麻革。刘子山中秀,相逢气自同。箕裘门户计,菽水古人风。折节岂为辱,苦心应有终。平生湖海志,未用哭途穷。
沁园春(送春)。宋代。刘辰翁。春汝归欤,风雨蔽江,烟尘暗天。况雁门厄塞,龙沙渺莽,东连吴会西至秦川。芳草迷津,飞花拥道,小为蓬壶借百年。江南好,问夫君何事,不少留连。江南正是堪怜。但满眼杨花化白毡。看兔葵燕麦,华清宫里,蜂黄蝶粉,凝碧池边。我已无家,君归何里,中路徘徊七宝鞭。风回处,寄一声珍重,两地潸然。
守闸。元代。王冕。行船无十日,守闸滞多时。纵使心如铁,难忘□若丝。野亭花淡淡,沙岸草离离。日暮闻征雁,令人有所思。
阮郎归。宋代。蔡伸。烟笼寒水暝禽栖。满庭红叶飞。兰堂寂寂画帘垂。霜浓更漏迟。鸳被冷,麝香微。强欹单枕时。西窗看尽月痕移。此情君怎知。
蝶恋花 其四。清代。郑文焯。一叶秋阴辞露井。暗卜星期,怕与西风近。冰簟横陈双玉并。镜波不警鸳鸯影。却道连宵清睡损。今夜如何,彻晓无眠肯。未必凉魂疏宝枕。起来犹自和衣寝。
水调歌头(细君生日作)。宋代。曾协。日永向槐夏,绕屋树扶疏。麦秋天气清润,设巾兑记生初。新拜小君佳号,更过诸郎官舍,仍玩掌中珠。乐事似今少,一笑倒双壶。列山肴,烹野蔌,且欢娱。鹿门远引,平生此志与君俱。终向苕溪烟水,携手云庄风月,不践利名区。功业看儿辈,相对老江湖。
春日过僧舍。宋代。员兴宗。青春了无事,挈客上伽蓝。遥指翠微树,来寻尊者庵。不须谈九九,何必论三三。且坐吃茶去,留禅明日参。
端州归兴二首 其二。明代。黎遂球。岩前初试薄春衣,未遍登临兴已违。独爱石头能具眼,故迟双桨待邀归。
永乐县所居一草一木无非自栽今春悉已芳茂因书即事一章。唐代。李商隐。手种悲陈事,心期玩物华。柳飞彭泽雪,桃散武陵霞。枳嫩栖鸾叶,桐香待凤花。绶藤萦弱蔓,袍草展新芽。学植功虽倍,成蹊迹尚赊。芳年谁共玩,终老邵平瓜。
凤箫咽。花底寒轻夜月。兰堂静,香雾翠深,曾与瑶姬恨轻别。罗巾泪暗叠。情人歌声怨切。殷勤意,欲去又留,柳色和愁为重折。十年迥凄绝。念髻怯瑶簪,衣褪香雪。双鳞不渡烟江阔。自春来人见,水边花外,羞倚东风翠袖怯。正愁恨时节。南陌。阻金勒。甚望断青禽,难倩红叶。春愁欲解丁香结。整新欢罗带,旧香宫箧。凄凉风景,待见了,尽向说。
兰陵王·凤箫咽。宋代。高观国。凤箫咽。花底寒轻夜月。兰堂静,香雾翠深,曾与瑶姬恨轻别。罗巾泪暗叠。情人歌声怨切。殷勤意,欲去又留,柳色和愁为重折。十年迥凄绝。念髻怯瑶簪,衣褪香雪。双鳞不渡烟江阔。自春来人见,水边花外,羞倚东风翠袖怯。正愁恨时节。南陌。阻金勒。甚望断青禽,难倩红叶。春愁欲解丁香结。整新欢罗带,旧香宫箧。凄凉风景,待见了,尽向说。
沙头。宋代。刘子翚。沙头鸂鶒寒相傍,老树槃跚枝拂浪。前村急雨涨滩流,日暮渔舟撑不上。
长安叙怀寄崔十五。唐代。武元衡。延首直城西,花飞绿草齐。迢遥隔山水,怅望思游子。百啭黄鹂细雨中,千条翠柳衡门里。门对长安九衢路,愁心不惜芳菲度。风尘冉冉秋复春,钟鼓喧喧朝复暮。汉家宫阙在中天,紫陌朝臣车马连。萧萧霓旌合仙仗,悠悠剑佩入炉烟。李广少时思报国,终军未遇敢论边。无媒守儒行,荣悴纷相映。家甚长卿贫,身多公干病。不知身病竟如何,懒向青山眠薜萝。鸡黍空多元伯惠,琴书不见子猷过。超名累岁与君同,自叹还随鹢退风。闻说唐生子孙在,何当一为问穷通。
此树生来如许久,闻道台成树已有。树根入土知几深,土面蟠根已半朽。
暗想累台覆土时,根株著土一齐移。台高不改旧规格,树古年年发新枝。
高台古树行为区茂对昆玉作其树先大夫手植也。明代。李之世。此树生来如许久,闻道台成树已有。树根入土知几深,土面蟠根已半朽。暗想累台覆土时,根株著土一齐移。台高不改旧规格,树古年年发新枝。五马门前一径深,森森台畔表乔林。为言世远思培植,更筑崇基护绿阴。
题龙兴寺。唐代。薛能。高户列禅房,松门到上方。像开祇树岭,人施蜀城香。地遍磷磷石,江移孑孑樯。林僧语不尽,身役事梁王。
十四夜藩省宴集。明代。李舜臣。薇垣看月上,兹夕已婵媛。楼度庭初满,灯张市渐諠。寒花滋露发,火树映星翻。几似今为乐,笙歌倒一尊。
次韵答冯仁伯。元代。成廷圭。闭门风雨过重九,却忆同登江上台。独客诗成扶病起,故人书到拆封开。自怜风物随南土,谁有文章落上台。黄菊紫萸浑未见,兴来聊复举吾杯。
羊角田。宋代。刘榘。羊角仙人在何许,江南杳霭苍烟暮。空余拳石在人间,至今指作神仙处。当年馆宇幻玲珑,只今阻绝那能逢。市上无非神仙辈,人心自隔蓬莱宫。我来访古思绵邈,月满谯楼夜吹角。神仙咫尺不可知,帝乡汗漫何期。
留别伊阙张少府郭大都尉。唐代。王昌龄。迁客就一醉,主人空金罍。江湖青山底,欲去仍裴回。郭侯未相识,策马伊川来。把手相劝勉,不应老尘埃。孟阳逢山旧,仙馆留清才。日晚劝趣别,风长云逐开。幸随板舆远,负谴何忧哉。唯有仗忠信,音书报云雷。
端州与卢体璋话夜。明代。张嗣纲。驻马从山下,天宁古寺前。论交知世谊,话旧叹尘缘。剪烛江天暮,围炉井树烟。夜深传玉斝,得意自忘年。
予往来秦熙汧陇间不啻十数年时闻下里之歌远。宋代。李复。垂白东西几田父,林间偶坐忘巾履。共说乾餱付远人,六月长丁犹筑戍。
讲人更衣。宋代。释如净。老胡教网漫天阔,当甚多年椀脱丘。勘破转关千圣外,别行条贯结冤雠。
题野塘秋景。明代。戈镐。芙蓉秋色满银塘,白鹭双飞下晚凉。记得采莲看越女,醉骑骄马映垂杨。
四月戊申赋盐万岁山中仰怀外舅谢师厚。宋代。黄庭坚。只今汉庞公,白发佐州郡。穷通视寒暑,仕已谁喜愠。长松卧涧底,桴溜多裂璺。未须论才难,世人无此韵。禅悦称性深,语端入理近。涣若开春冰,超然听年运。临民秉三尺,朱墨不可紊。传闻但言归,心许手自隐。欲知南陂稻,得几就收捃。胥疏江湖滨,不迩金玉训。濡需且肉食,觳觫恐钟衅。龙移山发洪,虎乳月生晕。竹声寒夏簟,辍寝中夜听。寄声向鹿门,傥赐劳苦问。
观朝雨。南北朝。谢朓。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既洒百常观,复集九成台。空濛如薄雾,散漫似轻埃。平明振衣坐,重门犹未开。耳目暂无扰,怀古信悠哉。戢翼希骧首,乘流畏曝鳃。动息无兼遂,歧路多徘徊。方同战胜者,去翦北山莱。
岁穷早睡。元代。仇远。骥尾流光不可追,山中小草合知非。腊余四日春先到,官满三年客早归。暗雨随风茅屋漏,荒城争米燎盆稀。明朝又赴公筵贺,灯下醒眠懒解衣。
寄怀阿嫂二首 其二。清代。费墨娟。秋烟漠漠雨凄凄,怅望家山眼欲迷。梦里与君联好句,醒来依旧各东西。
寄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宋代。王禹偁。水阁三斋架碧虚,亭亭华表映门闾。力田岁取千箱稻,好事家藏万卷书。旋对杯盘烧野笋,别开池沼养溪鱼。吾生未有林泉计,空愧妨贤卧直庐。
和李教授摅游溪阻风。宋代。李复。去年春尽送春归,溪边曾与春风期。共期今岁春风到,却话去年相别时。二月天回斗杓转,沙际春风犹未知。咄咄向空但书怪,常有孤愁来两眉。南巷佳人佩兰客,去年把叶同题诗。能传芳信慰枯槁,问我溪边来何迟。明发招邀出城去,欲傍垂杨举卮酒。盲飚东来忽作恶,掀簸地轴摇天维。坐客隔手不相见,缩颈尽如藏壳龟。昏沙欲定日更黑,浩浩崩奔阴云垂。苍茫催人雨势急,促辔竞路争先驰。归途邂逅过萧寺,投鞭思弈云房棋。道人呼童拂广榻,笑我尘土两目眵。漫展纹楸第袖手,瞑依团蒲神意疲。朝来共寻一饷乐,龃龉似为神物欺。况乎人生百年间,世事万里多嶮巇。纷纷智巧日夜斗,一身浪苦宁非痴。试向道人问实相,指我自求无言师。
乙酉立春书事。明代。顾清。晴日当空雪满川,儿童箫鼓竹林边。相逢尽说新年好,远信仍多吉语传。紫塞旌旗还故垒,白头光景付陈编。东风不择閒门户,柳色依稀欲带烟。
北游诗十八首 其五 次淮献河阳大夫。明代。张元凯。经国有大计,不外兵食足。输挽类用兵,所贵在神速。王程固有严,胄弁何为督。娈童好如花,楼船大于屋。行乐江以南,赫奕朱为毂。盛夏方渡淮,黄河变平陆。粒米乃狼戾,度支更约束。简命旬宣臣,临水建牙纛。八月造舟楫,十月运新谷。哺乳百姓亲,挟纩三军燠。况乃抱远略,道海通山谷。廷议旌行能,玺书动盈幅。伟哉转漕功,不使萧何独。跅弛门下士,勉驾盐车轴。期毋负知己,良友时相勖。
颂古三十一首。宋代。释如本。草户柴门谢子来,躬身下拜笑眉开。深深密密亲分付,莫道宝山空手回。
次单君范袖来汪西皋所譔咏秋十章以示因和之。宋代。陈著。飞飞鸿雁旧山川,有泪沾衣感昔贤。猛拍阑干因猛省,从来沧海变桑田。
燕归帘半卷。正漏约琼斗,笙调玉琯。蛾眉画来浅。甚春衫懒试,夜灯慵翦。香温梦暖。诉芳心、芭蕉未展。渺双波、望极江空,二十四桥凭偏。
葱茜。银屏彩凤,雾帐金蝉,旧家坊院。烟花弄晚。芳草恨,断魂远。对东风无语,绿阴深处,时见飞红数片,算多情、尚有黄鹂,向人睍膻。
瑞鹤仙。宋代。姚勉。燕归帘半卷。正漏约琼斗,笙调玉琯。蛾眉画来浅。甚春衫懒试,夜灯慵翦。香温梦暖。诉芳心、芭蕉未展。渺双波、望极江空,二十四桥凭偏。葱茜。银屏彩凤,雾帐金蝉,旧家坊院。烟花弄晚。芳草恨,断魂远。对东风无语,绿阴深处,时见飞红数片,算多情、尚有黄鹂,向人睍膻。
别梅溪 其一。明代。韩邦奇。才喜逢君又远违,海乡相对思依依。风高古木猿声急,霜落寒江雁影稀。共向离歌悲祖席,不堪别泪点征衣。关河万里滇南道,我独驱驰驷牡騑。
自遣。唐代。杜牧。四十已云老,况逢忧窘馀。且抽持板手,却展小年书。嗜酒狂嫌阮,知非晚笑蘧。闻流宁叹吒,待俗不亲疏。遇事知裁剪,操心识卷舒。还称二千石,于我意何如。
蜀公范景仁忠文公挽辞四首。宋代。苏颂。追忆词场旧,交游四纪馀。编年逢绝笔,议乐见成书。忽怆题丹旐,无由走素车。伤心寝门恸,南望涕涟如。
登钓台四绝 其三。明代。胡应麟。欲向桐君话隐沦,千峰寒色对嶙峋。青袍可是游燕客,不染玄都半树尘。
春日杂兴二十七首 其二十六。明代。陆深。古意苍颜积渐肥,座中山色有馀辉。岸回细柳生绿暗,风送飞花深翠微。
和王半山韵十八首 其四。明代。林光。是山都指点,绝景更搜寻。敢道无佳似,终须遇赏音。青精浇白水,短发付长吟。红紫看无了,莺声又绿阴。
通海夜雨寄淮上故人。宋代。张耒。黄沙浑浑水满川,奔流争岸虎眼漩。南来舟子惯风水,万斛长船如等闲。蒙蒙春雨杨柳湿,漠漠人家鸡犬寒。道途归人寄消息,客行安稳近长安。
宿虹桥纪梦。明代。景翩翩。梦镜还堪忆,虹桥的可疑。岂因填鹊至,重与牵牛期。落月穿帷净,凄风入夜悲。无端角枕上,薄命诉蛾眉。
题秋江待渡图为萧学士赋。元代。刘崧。小航冲风岸将及,行人下马沙头立。水阔云深野渡閒,天寒日暮归心急。人生行役安可休,到江路尽还通舟。谁能裹足山中老,不识风沙一日愁。
云溪杂咏。宋代。郭印。一到平桥上,萧然净客心。两边风细细,四面竹森森。更喜清流驶,宁容畏暑侵。我来归不去,日永镇长阴。
春寒。唐代。李群玉。拨火垂帘夕,将暄向冷天。闷斟壶酒暖,愁听雨声眠。处世心悠尔,干时思索然。春光看已半,明日又藏烟。
方氏子园并蒂王瓜四予顷亦稍圃。明代。徐渭。老去圃能便,艰难七十年。坏轳牵远井,破屋接邻烟。脱帽当茶灶,持锹掘笋鞭。忽来新莫逆,喜拜旧忘年。盛指蔬篱外,遥垂筱架边。瓜虽非五色,蒂却是双圆。杵向秋砧挂,旒当晓纩县。娇黄浓鬓钿,嫩黑橛针绵。莫问三眠柳,那论并萼莲。孪胎咽对纽,蜼尾鼻俱穿。灾正牲圭尽,权难雨露专。客欢浮白赏,妇喜用红缠。花落知谁后,藤升是孰先。墙蜗分队篆,野鼠别曹缘。女取持双髧,孙犹轸二弦。霜时宜画捲,月令好书传。杨尹歌成帙,柳州笺数联。他年收外史,并此入头编。骈拇从来贱,重曈自昔怜。冯渠閒估较,何处定媸妍。
江行有怀社中诸友。明代。康从理。扁舟投落日,遥夜楚江隅。月上寒潮静,灯依野岸孤。驱驰悲断雁,牢落愧栖乌。一洒并州泪,东流入旧都。
夜雨江馆写怀(二首)。明代。高启。漠漠春寒水绕村,有愁无酒不开门。青灯画角黄昏雨,客共梅花并断魂。
题杜左司西岩诗卷后。元代。黄溍。吾闻古达士,大隐非山林。如何鹓鹭间,白驹起遐心。遥遥望故山,紫塞缭以深。峰峦势交集,积翠千万寻。园庐在其下,门巷常愔愔。轩窗带流泉,花木久成阴。舂秫足新酿,亦有书与琴。终然恋魏阙,未忍投华簪。平明奉朝退,粉署郁沈沈。披襟坐高阁,独对西山岑。爽气坐可致,尘虑安能侵。勿云须吾土,始用穷登临。异方苟同得,视古犹视今。聊为招隐篇,往和岩中唫。
临江仙(九之八)。宋代。邓肃。夜静黄云承宝袜,九疑人到羊家。蕊宫仙曲送流霞。东陵分玉井,远胜隔荷花。绰约旗亭沾一笑,众惊食枣如瓜。画桥烟柳忽翻鸦。醉鬟倾绿醑,参月共横斜。
河传 送友人南还。清代。顾贞观。憔悴。经岁。封侯何益。漫教夫婿道,归须及,落花前。果然。得人心可怜。眉间一粟黄纹小。欢应到。胜接回鸾诰。说相思。知未知。迟迟。索他归梦诗。
别陈少卿。宋代。邓肃。平生杯酒百无忧,四海风流陈太丘。据景笔端凌鲍谢,当年门下得伊周。那知避世嶔{上山下欹}迹,也许从公汗漫游。闻说片帆今又举,三山无处著人愁。
酬许十三秀才兼依来韵。唐代。杜牧。多为裁诗步竹轩,有时凝思过朝昏。篇成敢道怀金璞,吟苦唯应似岭猿。迷兴每惭花月夕,寄愁长在别离魂。凭君把卷侵寒烛,丽句时传画戟门。
山中言事·欹枕亦吟行亦醉。唐代。方干。欹枕亦吟行亦醉,卧吟行醉更何营。贫来犹有故琴在,老去不过新发生。山鸟踏枝红果落,家童引钓白鱼惊。潜夫自有孤云侣,可要王侯知姓名。
绿珠。元代。黄庚。娉婷名家姝,荣显晋朝使。斛珠不论货,得奋巾栉侍。一笑金谷春,粉黛皆斂避。岂知步障中,乃复为愁地。念主爱妾深,因妾为主累。□楼风月愁,残花抱春坠。
唐多令。宋代。王称。湖水接天流,君山一点浮。倚丹青、画出层楼。欲吊湘君何处也,烟草色满汀洲。把酒记重游。相看渐白头。赋青蘋、谁更悲秋。却恋晚峰云外笛,沧海意付扁舟。
鸣谦堂雅集听友人弹琴。清代。黄宽。我心寄山水,何处忆高人。不觉虚堂上,玄音倍入神。泽龙吟正歇,巢鹤倦方伸。物理通幽意,相期若比邻。
孙季蕃故居。宋代。周弼。笑语失诙谐,人谁不怆怀。梦残秋雨寺,魂散夕阳街。缺灶粘煎药,乾炉积燎柴。风流何必葬,便拥菊花埋。
集杜子美句赋所居二首 其一。唐代。王质。田舍清江曲,柴扉扫径开。野花乾更落,水鸟去仍回。渺渺春风见,冥冥细雨来。幽栖身懒动,坐稳兴悠哉。
王仲仪寄斗茶。宋代。梅尧臣。白乳叶家春,铢两直钱万。资之石泉味,特以阳芽嫩。宜言难购多,串片大可寸。谬为识别人,予生固无恨。
寄维阳。宋代。梅尧臣。当时永叔在扬州,中秋待月后池头。约公准拟与我敌,是夜二雄张利矛。我时小却避其锐,风愁雨怛常娥羞。主人持出紫石屏,上有朏魄桂树婆娑而枝虬。作诗誇诧疑天公,爱惜光彩向此收。四坐稽颡叹辩敏,文字响亮如清球。更后数日我北去,相与送别城门楼。谁知康成能饮酒,一饮三百杯不休。鸡鸣各自便分散,山光寺侧停画舟。我来谒公公未起,卧索大白须扶头。而今倏忽已八载,公领府事予居忧。欧阳始是玉堂客,批章草诏传星流。问公可忆羊叔子,虽在军中常缓带而轻裘。寄声千里能信不。
衰疾。宋代。陆游。衰疾支离负圣时,犹能采菊傍东篱。捉衿见肘贫无敌,耸膊成山瘦可知。百岁光阴半归酒,一生事业略存诗。不妨举世无同志,会有方来可与期。
次韵耿荐可催菊三首。宋代。仲并。年来花意亦难猜,陶令东篱独未开。伴赋落英吾岂敢,狂言聊复为君催。
初夏雨后庄居和徐相公。明代。庞尚鹏。十年空宅锁朱门,今对渔樵共一村。高稼平田随雨足,旧潮新潦满江浑。花浮水面鱼吹浪,风转溪头竹抱孙。尘世尽从忙里过,玉堂金马几人存。
和陈勉仲大宁院见寄。宋代。王之道。使驿驰驱赋陟冈,等閒诗戏况逢场。清和在序芳菲歇,草色连天水满塘。
归来曲。元代。侯善渊。长生道,日用在虚无。一气初分明动静,三才应化见沈浮。玉兔趁灵乌。轰宇宙,一撞出昏衢。光射三山白虎额,焰飞两道赤龙须。照见夜明
次韵赵克勤吏部六首。宋代。刘克庄。有小林泉傍隐庐,无闲宾客访村居。辛勤辟地添支径,曲折通溪入浅渠。
田家即事。唐代。祖咏。旧居东皋上,左右俯荒村。樵路前傍岭,田家遥对门。欢娱始披拂,惬意在郊原。馀霁荡川雾,新秋仍昼昏。攀条憩林麓,引水开泉源。稼穑岂云倦,桑麻今正繁。方求静者赏,偶与潜夫论。鸡黍何必具,吾心知道尊。
偈。宋代。释德光。七手八肢,三头两面。耳听不闻,眼觑不见。苦乐逆顺,打成一片。路逢死蛇莫打杀,无底篮子盛将归。
钱寺丞知白州。宋代。李覯。大邑歌谣日尚新,忽惊千骑拥行尘。宦游莫叹登长道,天意先教福远人。城在海隅门少客,地钟阳气景常春。政成不患无知已,按察当今正直臣。
早梅芳近 咏玉蝶梅。清代。陈维崧。整偏佳,斜更好,风格那能到。粉笺欲赋,除是多才李清照。亭亭情意厚,袅袅腰肢小。正入春阴重,白处妆楼晓。梦无凭,愁不了,从古江南道。天寒日暮,此意惟花堪共表。文犀慵再掠,金鸭羞轻抱。撚梅花,今年驿使杳。
游灵隐。元代。曹伯启。岧峣鹫岭梵王城,秋气平分宝界清。火宅久居心独苦,云林初识眼增明。禅关已被猿参透,仙洞谁教鬼凿成。惭负半生泉石约,暂来偷暇洗尘缨。
减字木兰。宋代。胡斗南。宿香犹在。衣上酒痕红不奈。旧径烟昏。人共斜阳冷到门。灯窗茗话。略觉尘愁抛得下。屋后行云。雨意今宵有几分。
早梅芳。宋代。柳永。海霞红,山烟翠。故都风景繁华地。谯门画戟,下临万井,金碧楼台相倚。芰荷浦溆,杨柳汀洲,映虹桥倒影,兰舟飞棹,游人聚散,一片湖光里。汉元侯,自从破虏征蛮,峻陟枢庭贵。筹帷厌久,盛年昼锦,归来吾乡我里。铃斋少讼,宴馆多欢,未周星,便恐皇家,图任勋贤,又作登庸计。
寄洪龟父戏效其体 其一。宋代。谢逸。落落匡山老,晴江莹眉宇。问道崆峒墟,枯槎泛江浒。归欤谢远游,曲肱卧环堵。磅礴万物表,动植见吞吐。曜灵旋磨蚁,四气遽如许。咄咄千载事,俯仰变今古。安得仙人杖,颓龄为君拄。
丙除夜泊舟东湖用白石归苕溪韵书怀。清代。徐端。津亭空树集馀鸦,望断孤云是我家。暮角吹寒风渐落,自呼斗酒对梅花。
道院秋夕。明代。谢榛。秋河一带月光团,露坐空除夜欲阑。却讶西楼降仙子,玉笙吹彻万家寒。
方寿父赠桂珠篇。元代。吾丘衍。嫦娥采香广寒陌,兔杵摇空响秋碧。染香拂天移素烟,捣碎黄金失金色。五丝绕环云纚纚,玄珠联翩出秋水。天风羽衣生晚香,兰叶枯寒九华佩。仙人骑羊白山下,招手蓬莱促烟驾。树边吴质未全醒,粉霞绶冷花飘零。
读君谟黼扆箴。宋代。黄庶。常读贾谊书,爱其极理乱。言入笔未乾,绛灌舌如鑽。文帝不肯为,万世为扼腕。汉道竟龌龊,席莫一日暖。今读君谟箴,句句到伊旦。窥国见肺肝,欲取以手浣。何啻可痛哭,一一中世患。设施有隆理,如肉以弗贯。可作天下药,其应疾和缓。非独起国痿,虏颈坐可绊。圣贤方相逢,辨别绛与灌。万不使斯言,以为后世恨。
听歌。唐代。白居易。管妙弦清歌入云,老人合眼醉醺醺。诚知不及当年听,犹觉闻时胜不闻。
庆江检详太夫人。宋代。潜放。见说团栾醉寿觥,椒盘长近岁峥嵘。今年腊里欣逢闰,直待春回却举行。
送靳才卿之平阳。金朝。杨奂。却向他州去,萧萧雪满簪。丘园初到眼,儿女总关心。汾水野烟白,霍山寒雾深。得归归更好,吾亦爱秦音。
寄长儿韵语 其十八。明代。杨士奇。立志应须学古人,读书方见古人真。煖衣饱食亡尘虑,窗下灯前莫厌勤。
次韵传道自适兼呈都司芸叟学士。宋代。秦观。楚国陈夫子,周南颇滞留。弊袍披槁叶,瘦马兀扁舟。药饵过三伏,文书散百忧。何人共禅悦,居士有浮休。
咏陶。宋代。罗荣祖。解体脱世纷,结志怀往义。织纬足充粮,种秫常供醉。素琴寄长谣,孤衿抗高视。国爵屏如羶,家贫甘若嗜。径荒早归来,园涉成佳致。依俗岂尚同,诡时非立异。遥遥五柳风,千载犹相喟。
滴滴金。宋代。杨无咎。相逢未尽论心素。早容易、背人去。忆得歌翻断肠句。更惺惺言语。萋萋芳草迷南浦。正风吹、打船雨。静听愁声夜无眠,到水村何处。
满庭芳 赠范明叔。金朝。王处一。寸步西流,冲开牛斗,清风皓月容光。满宽空众,把我好相将。俯赐鸾骖凤驾,献金鼎、丹药馨香。天河转,星坛月殿,端的景非常。老来云汉去,皮囊脱下,一别吾乡。返玉京金阙,仙路悠扬。稳挂天衣可体,灵风散、环佩玎铛。朝元会,十方三界,齐唱满庭芳。
借书四首 其二。明代。释函可。上下几千载,治乱非一途。或时草木欣,日月光庭除。或时鬼神哭,阴雾惨不舒。古笑我亦笑,古吁我亦吁。哀乐岂有常,掩卷乃寂如。始知得与失,古今只须臾。我心本洞然,天地还清虚。
望见卜魁城。唐代。方式济。一片沙昏数尺墙,断埤烟景亦苍苍。怪来战马防秋地,说是书生送老乡。五十三亭燕树隔,六千余里楚天长。劳肩息后寻诗料,雁月笳风拾满囊。
大宁晓发。明代。郭之奇。玉露团深巘,征人拂晓裾。梯盘窥鸟道,穿穴探猿居。烟合疑松卧,泉幽听谷歔。赪颜得素术,飞液正堪茹。
送德之提刑郎中赴广西。宋代。王安国。天扶开宝至熙宁,和气薰蒸瘴疠停。五管闾阎如按堵,六朝仁圣喜祥刑。欲推恩泽求肤使,果见谋猷简大庭。嗟我白头甘抱椠,看君归日上青冥。
九支池二首。宋代。李新。万里车书自一家,新城蜿蜿卧龙蛇。路民已别东西日,楼鼓初闻早晚衙。洗出云岩销虎穴,扫开烟瘴离椒花。受廛不惜躬耕去,欲与滕公度岁华。
论诗三十首·十六。金朝。元好问。切切秋虫万古情,灯前山鬼泪纵横。鉴湖春好无人赋,“岸夹桃花锦浪生。”
舟近豫章。明代。吴与弼。双橹和鸣莫景横,相将喜见豫章城。病躯粗健何妨老,随处高歌颂太平。
寄题清溪寺?在峡州,鬼谷子之故居?。宋代。苏轼。口舌安足恃,韩非死说难。自知不可用,鬼谷乃真奸。遗书今未亡,小数不足观。秦仪固新学,见利不知患。嗟时无桓文,使彼二子颠。死败无足怪,夫子固使然。君看巧更穷,不若愚自安。遗宫若有神,颔首然吾言。
杂诗 其四。宋代。刘攽。龙伯钓鳌时,连六方自快。事缘贪饵起,上帝独何罪。土疆日侵削,形躯仍眚杀。才馀数十丈,尚足令人骇。寄言诤毕人,努力事机械。何当大荒野,与尔竞行迈。
寄刘颇二首。唐代。元稹。平生嗜酒颠狂甚,不许诸公占丈夫。唯爱刘君一片胆,近来还敢似人无。前年碣石烟尘起,共看官军过洛城。无限公卿因战得,与君依旧绿衫行。
冯明府驱虎。明代。伍瑞隆。日日山城打虎回,谁知官有阿昆来。只拌几百精诚字,纵有悲风啸不开。
曾公岩。宋代。刘宗杰。谢公高兴在东山,寻得仙岩郡邑边。万果连峰凝碧乳,一溪鸣玉逗寒泉。由来物外无尘景,须信壶中有洞天。岭服已安褒诏近,莫将归梦更留连。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二学士院端午帖子二。宋代。苏辙。扬子江心泻镜龙,波如细縠不摇风。宫中禁捧秋天月,长照人心助至公。
送李盘中真人代祀江南三名山。元代。陈旅。弱水回风不受帆,三山只在大江南。使槎真带秋星湿,仙掌遥分夕露甘。琮玉礼神通景气,宝香随地结晴岚。泰坛建论昭灵贶,老我犹能效史谈。
游天通真身塔。宋代。古成之。洁志澄高塔,西南对海城。一真虽有相,万法本无生。梅雨侵窗冷,天风入海清。临回慵更语,祖意自分明。
题金鱼郎。宋代。徐经孙。金鱼有术妙谈天,走遍江湖谒踆躔。玉带贵人如一遇,定知换酒不论钱。
湘泪竹管。元代。钱惟善。黄陵庙前捐佩玦,龙影摇文织湘血。翠帷尘滴不乾云,湘水无声楚魂咽。蛮娘弄作吴娥吟,五音嘹亮生枯节。一声直向天上闻,手挟飞仙挽秋月。呜呜似向烟中语,十二螺鬟排律吕。黄鹤楼空人不还,断肠声里招神女。
慈姥岩与送客酌别,风雨大至,凉甚·诸贤用。宋代。范成大。山灵知我厌尘土,唤起蛰雷鏖午暑。松风无力雨丝长,散作毵毵雪尘舞。岩前县溜珠帘倾,安得吹来添玉觥?诗成酒尽肠亦断,休唤佳人唱渭城。
九日登梓州城。唐代。杜甫。客心惊暮序,宾雁下襄州。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湖风秋戍柳,江雨暗山楼。且酌东篱菊,聊祛南国愁。
送交代董矩堂赴召三首。宋代。李曾伯。渡沪已定葛巾北,分陕既成周衮东。二者於斯皆上意,群然以此望明公。香名千载梅边雪,归路三秋桂子风。百万民夷休恋恋,公方柄用福无穷。
僧师源画观音赞。宋代。陆游。三世如来同一鬨,大雨料作補陀梦。佛子无财可修供,尺纸寸毫俱妙用。寳缨天冠儼四众,长年造极筆愈纵。唯师鲁公为作颂,十方世界俱震动。
八月九日醉书 其六。明代。程敏政。醉来偏爱塘鱼活,醒后遥闻壁鼠鸣。只有道人知此意,化机天籁本无情。
奉命视牲。明代。严嵩。观阙层城峻,郊宫复道开。市烟当树合,炬火逐尘来。牲帖牺人报,驺声骑士催。夜归题笏记,候晓奏蓬莱。
玄洲倡和十首 其六 玄洲精舍。元代。张雨。李基遗故鼎,赵啸绝风云。悠悠千载下,更复属夫君。
留别薛公仪。明代。佘翔。蓟北纵横结客场,山中读礼罢含香。青萍解赠秋如水,白璧投来夜有光。篱下寒花供月露,天涯落雁带风霜。问君何日燕山去,枚马如云迟建章。
九月菊花咏应制(一作清江诗)。唐代。广宣。可讶东篱菊,能知节候芳。细枝青玉润,繁蕊碎金香。爽气浮朝露,浓姿带夜霜。泛杯传寿酒,应共乐时康。
观城歌七首 其二。明代。边贡。睥睨连云十二楼,西南形胜数荆州。已教岘首为屏绕,更遣巴江作带流。
和真珠花二首。宋代。廖行之。琼林玉女职司花,装缀珠玑泣露华。妙手有神俄点化,灵根何日下天涯。
酬王拱辰侍郎归阙见赠。宋代。宋庠。俊誉由来服搢绅,更烦馀略霁边尘。威留玉帐时无战,班入金华地最亲。昔看草辞知大笔,今荣除馆识嘉宾。一章求旧人知否,媮俗都融郢曲春。
戍申上元写怀。明代。王凤娴。欲向空门净六尘,松龛蒲簟度芳春。病容消瘦慵梳洗,一任东风冷笑人。
金牛思阡词为柯在亨进士赋。明代。张弼。朝望金牛兮白云绳绳。夕望金牛兮碧草维芿。痛灵根之夙陨兮托陂陀之玄扃。纵琼为梁兮明月履。养弗逮生兮予生何俚。郁床沈绵兮怀此諰諰。有翩者乌兮余膝为跽。人弗尔若兮徒涕而泗。匪天降酷兮实我罪之遗。
寄一门介直二法王。明代。释函可。几年白拂各横纵,垂死相看道味浓。人在石头江月冷,诗从天半岫云封。座前花雨三春梦,谷里松风午夜钟。二老有心原不系,医巫闾下想飞筇。
宿闲厩。宋代。朱之才。澹烟衰草慵回首,晚日残霞欲断魂。脱帽卸鞍投逆旅,萧萧黄叶水边村。
江东送黄说仲。明代。欧大任。轺傅今逢盛汉年,青云挟策气翩翩。客卿双璧全归赵,国士千金半入燕。匕首独持名岳上,垆头曾醉大江前。五陵任侠君方少,应笑扬雄老尚玄。
次和王础尘辛未岁除八首 其八。清代。陈恭尹。阴阳三食此何时,一月那闻古有斯。雁羽畏炎知北向,斗杓随岁渐东欹。汉兴近酉年方建,夏厄逢壬历每移。天道即令皆可测,重华不用更陈辞。
哭舅氏洪芝舲师四首 其三。清代。缪重熙。幼年即抱不凡资,阁掩菤葹但下帷。敏捷诗才追白也,清新赋笔例微之。文名自昔倾流辈,家学从来著妙辞。花甲未周人遽化,师承回溯动悲思。
嘉禾合颖。唐代。孟简。玉烛将成岁,封人亦自歌。八方沾圣泽,异亩发嘉禾。共秀芳何远,连茎瑞且多。颖低甘露滴,影乱惠风过。表稔由神化,为祥识气和。因知兴嗣岁,王道旧无颇。
送郑尚书守建安十首。宋代。彭龟年。东西一节大江边,来往勤民亦有年。未必米盐劳试守,更从根本得深研。
题太白醉酒图 其一。清代。丘逢甲。天宝年间万事非,禄山在外内杨妃。先生沈醉宁无意,愁看胡尘入帝畿。
和关彦远雪。宋代。晁补之。春雨翻成雪,朝垆未觉炎。拂檐惊乍响,缀袖喜初沾。庭薄宁堪迹,空繁讵可瞻。正怜风共起,终恨雨同渐。疏箔光来细,重扉气入严。形容樗栎隐,意象岱嵩添。孤洁怜墙仞,虚明快屋檐。栖枯偶猜蝶,穿隙暂疑蟾。诗案闲飘楮,妆帷误洒奁。萦盈仙缕结,琐屑女针铦。屐上长干足,颐间角里髯。手龟良欠药,肤粟重遭爓。池忆秦龙死,河怀汉马潜。三章满尝吊,两骑望能占。有德群污化,无威众动恬。坚凝我无必,皎洁尔何嫌。僵卧安非介,甘餐武亦廉。妍辞太子简,拙兴客儿盐。搏作隋珠灿,垂为纣箸尖。公车贫笑跣,洹水梦忧歼。氅鹤清宜绕,衣狐寠莫兼。且当除讽渴,未暇怯樵痁。戒婢当迟埽,呼奴更出觇。揽来真可数,消去岂堪拈。便洗埋灰釜,行操割亩镰。它时玄尚白,今岁突应黔。漕府君黄绶,儒宫我绛幨。寒吟无与律,贫病不须砭。玉饭流脂滑,金羹割尾纤。山阴子猷兴,归去为谁淹。
南乡子。元代。王吉昌。火里六阴培。炽艳心藏点黑煤。功表清冷真水象,神胚。中气抽添自往来。赫赫振金雷。烟雨弥漫□斗魁。造化自家天地合,心灰。拍塞乾坤道体恢。
雨中花 梅。清代。顾贞观。容易幽窗开似雪。耐多少、五更霜月。背地无聊,经年有恨,并向花心咽。不如冷雨相催折。料无分、软红疼热。玉管谁吹,石肠空赋,又一番轻别。
诗赠宝应禅老溢公。宋代。强至。或来丈室问师禅,师解临机示意筌。云在虚空宁有碍,月当阴晦亦长圆。更无馀事牵尘想,犹有能医结世缘。瓶锡憧憧参祖学,几人垂老得林泉。
太师平章乔文惠公挽歌词三首 其一。宋代。杜范。奕世诸贤辅,清朝得老成。谏兵秦蹇叔,忧国汉萧生。更化人皆仰,调元位独亨。天迟诸葛死,尚欲致升平。
寻春次韵。宋代。楼钥。一自东皇天上来,坐看芽蘖起枯荄。化工潜有洪钧转,春事何劳叠鼓催。晚景鬓凋宁再绿,去年花谢又重开。赏花携酒那容缓,走遍郊原莫便回。
生查子·窗雨阻佳期。五代。孙光宪。窗雨阻佳期,尽日颙然坐。帘外正淋漓,不觉愁如锁。梦难裁,心欲破,泪逐檐声坠。想得玉人情,也合思量我。
次韵孔文仲舍人酴醾。宋代。苏辙。苍蛇冻不死,轻素暖仍归。落蕊时吹面,繁香自扑帏。光凝真照夜,枝软或牵衣。似厌风霾苦,应思雾雨霏。开樽迎最盛,扫地见初稀。赖有清阴在,金波肯发挥。
玉华山。宋代。张峋。玉华山谁穷远近,百里回旋势方尽。削成苍玉倚青天,气象轩轩独奇俊。黄河哮顑摧昆仑,一峰飘落如龙蹲。白云低垂半岩腹,茫茫日轮平地奔。惊湍瀑流飞辟历,松根巉岩裂石壁。洞门画闭不知深,仙人琼浆满杯碧。饥鼯啼烟猿啸风,子规声哀愁满容。山鸟嘤咛绕乔木,唯有黄鹤鸣噰噰。翠华迢迢来避暑,飘然陵云欲轻举。当时此地最清凉,九成翠微不足数。玉鞘声断宫殿闲,大龙飞去髯难攀。川峦如旧人事变,但见明月留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