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禅与坐忘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睡起晏坐》,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íng chán yǔ zuò wà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
后亭昼眠足,起坐春景暮。
新觉眼犹昏,无思心正住。
澹寂归一性,虚闲遗万虑。
了然此时心,无物可譬喻。
本是无有乡,亦名不用处。
行禅与坐忘,同归无异路。
()
后亭,新觉,思心,澹寂,归一性,闲遗,譬喻,用处,行禅,同归,无异

《睡起晏坐》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后亭昼眠足,
起坐春景暮。
新觉眼犹昏,
无思心正住。
澹寂归一性,
虚闲遗万虑。
了然此时心,
无物可譬喻。
本是无有乡,
亦名不用处。
行禅与坐忘,
同归无异路。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后亭昼间小睡醒来后的情景。春天的景色渐渐傍晚,他从睡梦中醒来,眼睛还有些迷糊。此时他的心境非常宁静,没有杂念,思绪安定。他的内心空灵澄澈,摆脱了世俗的纷扰。在这种静谧的状态下,他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当下的心境,但却难以用言语来形容。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清晨醒来时的内心感受。通过描述春景傍晚和自身的心境,诗人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状态。诗中的“澹寂归一性”表达了归于宁静、纯粹的本性,而“虚闲遗万虑”则意味着抛却了各种烦恼和牵绊。此时的心境让诗人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内心的状态,但却无法用言语准确描述。最后两句“行禅与坐忘,同归无异路”表达了通过行禅和坐忘两种修行方法,都能达到超越尘世的境界。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安静时刻所体验到的超脱和宁静。它展示了唐代文人追求内心宁静和超然境界的心境,并通过对行禅和坐忘的提及,暗示了修行和心灵追求的重要性。这首诗词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简洁的表达方式,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