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咏闲诗侧枕琴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虚白堂》,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ò yǒng xián shī cè zhěn qí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虚白堂前衙退后,更无一事到中心。
移床就日檐间卧,卧咏闲诗侧枕琴
()
白堂,退后,一事,中心,移床

《虚白堂》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虚白堂前衙退后,
In front of the vacant white hall, the government office recedes,
More than ever, nothing reaches its center.
移床就日檐间卧,
Moving my bed to rest under the eaves,
Lying down, I compose leisurely verses, using the lute as my pillow.

中文译文:
在空荡的白色大厅前,政府办公室已经撤离,
再也没有事情能够进入其中心。
我将床搬到日影下躺卧,
躺下来,侧躺在琴上,吟咏闲适的诗歌。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白居易在虚白堂前的闲适生活。白居易曾任唐朝的宰相,但因政治斗争而被贬谪到虚白堂,这里是一个相对清静的地方,远离政治的纷扰。诗中表达了他在这里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没有繁琐的政务,只有诗歌和音乐陪伴。他将床搬到日影下,舒适地躺卧,用琴作为枕头,抒发心中的感慨和思考。

赏析:
《虚白堂》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状态和环境,表达了一种追求宁静和自由的心态。诗人通过退隐虚白堂,远离政治纷争,选择了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方式。他将床搬到日影下,享受阳光的温暖,同时以琴为枕,展现了他对音乐艺术的热爱。

诗中的“虚白堂”形象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内心追求平静和宁静的愿望。诗人用“虚白堂前衙退后”来形容自己远离政务,没有烦扰的生活状态。他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尽情地吟咏诗歌,陶冶情操,享受清闲自在的时光。

整首诗词以简洁清新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宁静和艺术的追求,展现了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词传递了一种追求内心平静与自在的情感,也是白居易晚年的写照,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