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身如传舍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宿诚禅师山房题赠》,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ì shēn rú chuán shě,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
不出孤峰上,人间四十秋。
视身如传舍,阅世任东流。
法为因缘立,心从次第修。
中宵问真偈,有住是吾忧。
()
孤峰,人间,视身,东流,次第,中宵,真偈

《宿诚禅师山房题赠》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出孤峰上,人间四十秋。
视身如传舍,阅世任东流。
法为因缘立,心从次第修。
中宵问真偈,有住是吾忧。

诗意:
这首诗词是白居易在宿在诚禅师的山房时题赠的作品。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孤峰之上度过了四十个秋天的心情。他将自己的身体视为行舍,将世事看作是东流而去的,以此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他认为法则是因缘而立,修行之心应依次第而进行。在深夜中,他询问真理并创作偈语,表达了他对住持心境的担忧与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心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禅意和追求。诗中的"孤峰"象征着禅修者独处的高境,与世隔绝的境界,展现了白居易的超脱情怀。他将自己的身体比作传舍,将人世间的事物看作是流逝的过程,体现了对世事无常的洞察。诗人认为修行之道应该依循因缘,心境的修养也需要有次第,体现了他对佛法的理解。在深夜中,他思考真理,并创作出偈语,表达了自己对修行境界的追求和对内心住持的担忧。整首诗词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禅修和内心追求的思考和感悟,具有深刻的禅意和哲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