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炉边结夜愁

出自唐代刘言史的《长门怨》,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ú zuò lú biān jié yè chóu,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独坐炉边结夜愁,暂时思去亦难留。
手持金箸垂红泪,乱拨寒灰不举头。
()
独坐,炉边,手持,红泪,寒灰,举头

《长门怨》

独坐炉边结夜愁,暂时思去亦难留。
手持金箸垂红泪,乱拨寒灰不举头。

中文译文:
我一个人坐在火炉边,夜晚凝结着愁绪。
思念暂时停留不住,告别的念头也难挽留。
我手中持着金箸,泪水如红珠垂落下。
我慌乱地拨动着寒灰,不敢抬头仰望。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思念之苦和别离之痛。诗人独自一人坐在火炉旁,沉浸在无尽的愁绪之中。思念在心头时停留不住,离别的念头也很难挽留。诗人手持金箸,泪水如红珠沿着脸颊滴落。他焦急地拨动着寒冷的灰烬,却不敢抬头仰望。

赏析:
这首诗通过独特的意象与细腻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别离和思念的深刻感受。独坐炉边和暗示夜晚的描写,增加了诗意中的孤寂和沉重感。手持金箸垂红泪的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乱拨寒灰不举头的描写,则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沉默和沮丧。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独特的意象,传达了诗人深情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一种与生活的痛苦较劲的心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刘言史

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刘言史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