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地溪边遇衲师

出自唐代李绅的《新楼诗二十首·龙宫寺》,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ín dì xī biān yù nà shī,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银地溪边遇衲师,笑将花宇指潜知。
定观玄度生前事,不道灵山别后期。
真相有无因色界,化城兴灭在莲基。
好令沧海龙宫子,长护金人旧浴池。
()
衲师,定观,玄度,不道,真相,有无,色界,沧海,浴池

《新楼诗二十首·龙宫寺》是李绅创作的一首诗,其中描述了他在银地溪边遇到了一位衲师(佛教僧人)。诗中表达了对佛教信仰的讴歌,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中文译文:
在银地溪边,我遇到了一位衲师,
他微笑着指着一个花园,
让我知道潜在的事物。
他思索着玄妙的生命经历,
并没有提及离别的悲伤。
真相出现在色界中,
而变化又在莲基上发生。
这位衲师神奇地来自沧海的龙宫,
他常常守护着金身的浴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寓言的方式表达了对佛教信仰的崇敬。诗人在银地溪边遇到了一位衲师,他被衲师引导进入一个花园,这个花园代表着潜在的智慧和真理。衲师让诗人意识到生命中玄妙的事物,并且他的存在超越了离别和死亡。

诗人通过描述衲师来自沧海的龙宫和守护金身浴池的形象,暗示了佛教的神奇和智慧。这个形象也象征了佛陀和佛教教义的崇高之处。同时,诗中也呈现了生命的无常和变化,以及人们对真实和永恒的追求。

这首诗语言简练、形象鲜明,通过富有想象力的描写,传达了对佛教信仰的虔诚和对人生真相的思考。通过揭示生命的无常和变化,诗人呼吁人们要寻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从而超越尘世的束缚。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绅

李绅(772—846)汉族,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灸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李绅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