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物寒无色

出自唐代项斯的《晓发昭应》,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ì wù hán wú sè,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行人见雪愁,初作帝乡游。
旅店开偏早,乡帆去未收。
灯残催卷席,手冷怕梳头。
是物寒无色,汤泉正自流。
()
行人,作帝乡,旅店,卷席,无色,汤泉,自流

《晓发昭应》是唐代诗人项斯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描绘了作者清晨在昭应出发的情景,表达了行人离乡的寂寥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行人见到雪便愁,初次离开故土游。
客栈早早地开门,乡帆还未收。
油灯已经烧到末尾,手指冻得不敢梳理头发。
这天的景物都变得冰冷无色地消失,泉水仍然自由自在流淌。

诗词表达了行人离乡的心情。行人看见雪,想起了故土,感到寂寞与忧愁。他刚刚开始旅行,客栈早早开门,这让他感到时间之流逝的速度,他尚未收拾乡帆,却已经开始行程。在冬天的早晨,行人感到寒冷,连梳头都觉得手冷怕动,他在这样的寒冷中离开家乡。景物也因冰雪覆盖而变得冷冷清清,没有了往日的色彩,唯有汤泉依旧自然流淌。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离乡的不舍和寂寥之感。透过行人在雪景中启程的场景,诗人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以寒冷的物象形容离别的不舍和无法挽回的变迁,增加了诗词的凄凉之感。整首诗词通过描绘细节和物象的运用,表达出离乡的心情和对故土的眷恋。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项斯

项斯(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字子迁,晚唐著名诗人,台州府乐安县(今浙江仙居)人。 因受国子祭酒杨敬之的赏识而声名鹊起,诗达长安,于会昌四年擢进士第,官终丹徒尉,卒于任所。项斯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他的诗在《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一卷计88首,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项斯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项斯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