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窗清吹入

出自唐代张乔的《再题敬亭清越上人山房》,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shí chuāng qīng chuī rù,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
重来访惠休,已是十年游。
向水千松老,空山一磬秋。
石窗清吹入,河汉夜光流。
久别多新作,长吟洗俗愁。
()
来访,惠休,石窗,久别,新作

再次登上敬亭山上越上人的山房,已经过去了十年的游历。山下的水边,千株松树已经苍老,山中只有一座孤独的钟声在秋天清脆地响起。山房的石窗透过清风吹来,宛如天河流星般照进来。久违的游客敬亭山上越上人,创作了许多新的作品,长时间地吟唱,洗净凡俗的忧愁。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再次登上敬亭山上越上人的山房,
已经过去了十年的游历。
山下的水边,千株松树已经苍老,
山中只有一座孤独的钟声在秋天清脆地响起。
山房的石窗透过清风吹来,
宛如天河流星般照进来。
久违的游客敬亭山上越上人,
创作了许多新的作品,
长时间地吟唱,洗净凡俗的忧愁。

诗意和赏析:这首诗是张乔写给敬亭山上越上人的一首赞美之作。诗中描述了张乔再次登上敬亭山上越上人的山房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越上人的敬仰和对敬亭山的景色的喜爱之情。

诗中的敬亭山和越上人都属于唐代著名的景点和人物,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敬亭山位于今天的河南省登封市,是古代文人雅士的重要游览地点,被誉为“百岳之冠”。越上人则是唐代的一位道士,精通琴棋书画,受到了当时文人的推崇和赞美。

诗中的一磬秋象征着清静和宁静,寓意着越上人对修道的追求和追求心灵之宁静的境界。清吹和夜光流则是借景抒发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越上人的仰慕之情。

整首诗流畅自然,意境深远,通过景物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和越上人的景仰之情。透过描写敬亭山上的景色和越上人的山房,诗中同时融入了人生哲理的思考,使其超越了对景物的简单描写,更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整首诗既传递了对山水景色和文化人物的喜爱之情,又展示了对修道境界和心灵宁静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乔

(生卒年不详),今安徽贵池人,懿宗咸通中年进士,当时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才子称“咸通十哲”黄巢起义时,隐居九华山以终。其诗多写山水自然,不乏清新之作诗清雅巧思,风格也似贾岛。...

张乔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