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皓忘机饮碧松

出自唐代胡曾的《咏史诗·四皓庙》,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ì hào wàng jī yǐn bì sōng,诗句平仄:仄仄仄平仄仄平。
四皓忘机饮碧松,石岩云殿隐高踪。
不知俱出龙楼后,多在商山第几重。
()
忘机,高踪,不知

《咏史诗·四皓庙》是唐代诗人胡曾所作,赞颂了仰慕四皓的英雄之气和高尚品德。

诗中写到四皓忘却尘俗的生活,一同饮酒于碧松之下,他们的行迹隐匿于高山云雾之中的石岩云殿。诗人不知道四皓究竟是出现在龙楼后方的哪一层,而四皓是经常停留在商山的第几重山峰上。

这首诗通过写四皓的生活境遇,强调他们超脱尘埃,追求高尚的品德和精神境界。四皓选择了远离尘嚣的自然环境,从而可以与天地大同,与碧松和云雾相伴。他们的境界高超,不受凡俗之事的干扰。

胡曾通过描述四皓的生活,表达了对高尚精神追求的敬仰和向往。诗中的商山和龙楼象征着高尚的地位和精神层次。四皓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既是对高尚品德的追求,也是对凡俗尘嚣的拒绝。

这首诗描绘了四皓超脱尘嚣的境地,通过与自然相伴,追求高尚品德和精神境界,来表达对英雄气概和高尚精神的赞美。同时,诗人胡曾也表达了自己追求高尚精神的向往和自卑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胡曾

胡曾,唐代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生卒年、字号不详(约840—?),十分爱好游历。咸通中,举进士不第,滞留长安。咸通十二年(871),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为掌书记。乾符元年(874),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高骈掌书记。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又从赴荆南,后终老故乡。...

胡曾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