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花深处睡秋声

出自唐代吴融的《秋事》,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ěi huā shēn chù shuì qiū shēng,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江天暑气自凉清,物候须知一雨成。
松竹健来唯欠语,蕙兰衰去始多情。
他年拟献书空在,此日知机意尽平。
更欲轻桡放烟浪,苇花深处睡秋声
()
暑气,物候,须知,蕙兰,多情,献书,空在,知机意,欲轻桡,烟浪,秋声

诗词《秋事》是唐代诗人吴融创作的一首作品。该诗以描绘秋天景物为主题,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岁月流转的感叹之情。

诗中描绘了江天初秋的变化,暑气渐凉,清新宜人。物候的变化同样也能直接显示出季节的转变,一场雨的降临,使得自然界的万物从夏季向秋季转变。作者提到松竹健康生长的时候只能发出无语的声音,而蕙兰衰落的时候则表现出更多的情感。

诗的第三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期待,他希望将来能够献上自己的著作,但事实上,他意识到这个目标可能是遥不可及的。最后两句以景物描写来表达对现状的满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在苇花深处,听着秋天的声音,守望着岁月的流转。

诗意上,作者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生的流转之间的关联,并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深感和对现状的满足。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对比以及描写细腻的手法,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思考和情感。

整首诗给人以静谧、宁静的感觉,将读者带入到一个秋天的景象中,体会秋天的变迁和生命的脆弱。这首诗词体现了唐代文人儒雅、寄托哲思的文化气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人生的深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吴融

吴融,唐代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吴融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吴融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吴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