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熳如将画障看

出自唐代李中的《和浔阳宰感旧绝句五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àn màn rú jiāng huà zhàng kà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追感古今情不已,竹轩闲取史书看。
欲亲往哲无因见,空树临风襟袖寒。
浔阳物景真难及,练泻澄江最好看。
曾上虚楼吟倚槛,五峰擎雪照人寒。
园林春媚千花发,烂熳如将画障看
惟爱松筠多冷淡,青青偏称雪霜寒。
知君百里鸣琴处,公退千山尽日看。
政化有同风偃草,更将馀力拯孤寒。
昔岁寻芳忻得侣,江堤物景尽情看。
就中吟恋垂杨下,撼起啼莺晚吹寒。
()
追感,古今,史书,物景,真难,好看

《和浔阳宰感旧绝句五首》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是李中。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追忆古往今来的情感无尽,
在竹轩之中闲取历史书籍读。
欲亲自去拜访哲人却无缘,
独自临风时,空荡的袖子感受着寒冷。
浔阳的物景真难以比拟,
练泻澄江最美丽。
曾经登上虚楼倚在栏杆上吟咏,
五峰高耸,反射着雪,寒冷逼人。
园林春天妩媚,千花盛开,
如同画障一般绚烂。
只爱松树和竹子,它们多么清冷淡泊,
青青的颜色更显得雪和霜的寒冷。
知道你百里鸣琴的地方,
公退千山尽日欣赏。
政治和文化都有像风吹弯草一样的变迁,
还要尽力拯救孤寒的人。
过去的岁月中,寻找芳草的快乐,
江堤上的景色尽情欣赏。
在其中吟咏、倾心垂柳下,
撼动起啼鸟的晚风寒冷。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和现在的情感追忆,他闲暇时读历史书籍,感叹古往今来的情感无尽。诗人渴望亲自拜访哲人,但却无缘实现,只能独自感受寒冷的风吹。他对浔阳的美景赞叹不已,特别是练泻澄江最为出色。诗人曾在虚楼倚栏吟咏,眺望五峰反射着雪的景象,感受到了寒冷的气息。他欣赏园林春天的妩媚景色,但更钟爱松树和竹子的冷淡之美。诗人赞美了知音百里鸣琴之处,借此表达了对知音的敬仰。他还思考政治和文化变迁的问题,并表示愿意尽力拯救那些孤寒的人。最后,诗人回忆起过去寻找芳草快乐的岁月,沿江堤欣赏美丽的景色,倚在垂柳下吟咏,这一切都被晚风的寒冷所唤醒。

赏析:
这首诗词以浔阳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和现在的思考和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浔阳的美景,如练泻澄江、园林春媚等,以及五峰倒映雪景的壮丽。在赏析自然美景的同时,诗人也融入了对人生和情感的思考,表达了对知音和孤寒人的关切。诗人对松筠的冷淡之美的偏爱,体现了他对清雅、淡泊的追求。整首诗词情感丰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对过去和现在的思考与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清雅、淡泊的追求。诗人以自然景色为媒介,表达了对人生境遇和情感体验的思考,使得这首诗词充满了诗意和意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中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李中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