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临恍欲升仙

出自宋代葛胜仲的《临江仙(席上和呈中散兄及吴令)》,诗句共6个字,诗句拼音为:dēng lín huǎng yù shēng xiā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宝观岧山尧飞雉堞,登临恍欲升仙
野桃官柳衬吴天。
春风寒食夜,遗恨在封绵。
闻道东溟才二里,银涛直与天连。
凭谁都卷入芳尊。
赋归欢靖节消渴解文园。
()
雉堞,登临,恍欲,升仙,春风,遗恨,卷入,赋归,靖节,消渴

《临江仙(席上和呈中散兄及吴令)》是宋代葛胜仲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宝观岧山尧飞雉堞,
登临恍欲升仙。
野桃官柳衬吴天。
春风寒食夜,
遗恨在封绵。
闻道东溟才二里,
银涛直与天连。
凭谁都卷入芳尊。
赋归欢靖节消渴解文园。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登高远望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事的思索。诗中以宝观岧山作为背景,描绘了壮丽的山景和壮丽的风景,让人有如升仙之感。野桃花和官柳树点缀了吴地的天空,形成了春风寒食夜的美丽景色。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逝去时光的遗憾和思念之情。他听说东溟离此仅有两里,海浪直接与天空相连,让他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渺小。最后,作者以赋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希望能够回到欢乐的生活中,消解内心的渴望,享受文艺园地的宁静。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川、花草和天空等元素,展示了作者的感受和思考。整首诗以作者登高望远的经历为线索,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家园和欢乐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心灵解脱的追求。

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宝观岧山”和“尧飞雉堞”等,通过形象的描绘,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同时,采用了对偶和押韵等手法,使整首诗词音韵和谐,朗朗上口。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人生和时间的思考,以及对心灵解脱的渴望。通过描绘山川和花草的美丽,以及对东溟和芳尊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追求,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葛胜仲

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葛胜仲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