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风令我思淮海

出自宋代王之道的《千秋岁(追和秦少游)》,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lín fēng lìng wǒ sī huái hǎi,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山前湖外。
初日浮云退。
荷气馥,槐阴碎。
葵花红障锦,萱草青垂带。
谁得似,黄鹂求友新成对。
忆昔东门会。
千古同倾盖。
人已远,歌如在。
银钗虽可漫,琬琰终难改。
愁浩荡,临风令我思淮海
()
浮云,萱草

《千秋岁(追和秦少游)》

山前湖外,初日浮云退。
荷气馥,槐阴碎。
葵花红障锦,萱草青垂带。
谁得似,黄鹂求友新成对。

忆昔东门会,千古同倾盖。
人已远,歌如在。
银钗虽可漫,琬琰终难改。
愁浩荡,临风令我思淮海。

中文译文:
山前湖外,初日浮云散去。
荷花散发出浓郁的香气,槐树的阴影破碎。
葵花红色的帘子挂起,萱草青翠的带子垂下。
谁能像黄鹂一样,寻找到新的伴侣。

回忆起过去东门相会的时光,千古都向往那种场景。
人已经远去,但歌声仿佛还在耳边。
银钗虽然可以随意挥舞,但是珍贵的玉佩却永远无法改变。
愁绪浩荡,站在风中让我思念淮海之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山前湖外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初日的美景。诗人通过描写荷花的香气、槐树的阴影、葵花的红色帘子和萱草的青翠带子,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诗人还通过比喻黄鹂寻找新伴侣的形象,表达了对友谊和爱情的向往。

接下来,诗人回忆起过去的东门相会的场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虽然人已经离开,但歌声仍然在心中回荡。诗人通过银钗和琬琰的对比,表达了珍贵的东西虽然可以随意挥舞,但真正珍贵的永远无法改变。

最后,诗人以淮海之地来引发思考,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思绪的浩荡。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回忆过去,展示了诗人对美、友谊和故乡的思考和感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王之道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