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仙如问

出自宋代方岳的《酹江月(送吴丞入幕)》,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lǎo xiān rú wè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
祈山底处,为二松千竹,肯题崖壁。
雪洒谈犀麾雁鹜,尔辈何烦涉笔。
使者知乎,民其劳止,且莫闲耕织。
片言金石,唤回春意无极。
虽则王谢人家,一癯仙泽,面作苍烟色。
茶灶笔床将雨屐,吟到梅花消息。
贱子何为,老仙如问,莫道头今白。
寒蓑几梦,研朱看点《周易》。
()
崖壁,使者,劳止,片言,金石,春意,无极

《酹江月(送吴丞入幕)》是宋代方岳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祈山底处,有两棵松树和千竹,它们愿意被我题写在崖壁上。雪洒在谈犀、麾雁和鹜上,你们这些人何必烦恼地涉足文学。使者啊,你们知道吗,百姓们辛勤劳作,不要再闲下来从事农耕和纺织的工作了。一句简短的话就能像金石一样,唤起无尽的春意。虽然我是普通的人家,但是有一份仙人的福泽,我的脸色如同苍烟。茶灶、笔床,将雨屐,吟诵着有关梅花的消息。我这个卑微的人为何要如此,老仙人若问起,不要说我的头发如今已经白了。寒冷中的蓑衣,多少梦幻,研磨着朱砂,阅读《周易》的卦象。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送别吴丞入朝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吴丞的祝福和思念之情,同时也借此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和文学的一些思考。

诗词开篇言祈山底处,描述了山下有两棵松树和千竹,并表达了诗人愿意将它们题写在崖壁上的心愿。这里,松树和千竹象征着高洁和坚韧,显示了诗人心中对吴丞的赞美和祝福之意。

接下来,诗人以雪洒在谈犀、麾雁和鹜上的景象,表达了对吴丞等文人士子的崇高追求和对他们从事文学创作的鼓励。诗人希望他们不要烦恼于琐碎的事务,而要专心致志于文学创作,以唤起无尽的春意,即展示出生机与希望。

随后,诗人以自身为例,提到自己虽然来自普通人家,然而却享有仙人的福泽,面色如苍烟。这里,诗人以自嘲的语气,表达了自己对仙人福泽的感恩之情,也暗示了自己在文学创作中的超凡追求。

最后,诗人以茶灶、笔床和研朱看《周易》的场景,展示了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他提到自己身着寒蓑,多次梦见一些奇特的事物,并在阅读《周易》中寻找灵感和启示。

整首诗词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诗人对吴丞的祝福,抒发了对文学创作和人生意义的思考。诗词流畅自然,意境优美,既表达了诗人对吴丞的祝福和思念,又展示了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仙人福泽和超凡追求的描绘,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追求的表达。整首诗词虽然篇幅不长,但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方岳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