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见江流去不回

出自宋代汪元量的《忆王孙》,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éi jiàn jiāng liú qù bù huí,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吴王此地有楼台。
风雨谁知长绿苔。
半醉闲吟独自来。
小徘徊。
惟见江流去不回
()
楼台,风雨,不回

《忆王孙》是宋代文学家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忆王孙
吴王此地有楼台。
风雨谁知长绿苔。
半醉闲吟独自来。
小徘徊。
惟见江流去不回。

译文:
怀念王孙。
吴王在这里建了楼台。
风雨之中,只有谁知道这里长满了绿苔。
我半醉地闲庭信步,独自来到这里。
微小地徘徊。
只看见江水流去不回。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思念之情。诗人回忆起吴王在这个地方修建的楼台,然而,时光荏苒,楼台已被风雨侵蚀,长满了绿苔。诗人独自一人,或许已经陶醉于美好的回忆之中,漫不经心地吟唱着。他在这里徘徊,感叹着江水的流去,不再回返。

赏析:
《忆王孙》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时光流转、岁月更迭的主题。诗中的楼台象征着过去的辉煌与美好,而风雨长绿苔则象征着岁月的无情和时光的消逝。诗人通过对楼台和绿苔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诗人独自一人,仿佛置身于过去的辉煌之中,沉浸在自己的回忆和感慨之中。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不可逆转性质的思考,江水如同人生,一去不复返。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人们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命运无常的思考,给人以反思和思索的空间。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汪元量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汪元量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