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落如此

出自宋代张炎的《潇潇雨(泛江有怀袁通父、唐月心)》,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líng luò rú cǐ,诗句平仄:平仄平仄。
空山弹古瑟,掬长流、洗耳复谁听。
倚阑干不语,江潭树老,风挟波鸣。
愁里不须啼鴂,花落石床平。
岁月鸥前梦,耿耿离情。
记得相逢竹外,看词源倒泻,一雪尘缨。
笑匆匆呼酒,飞雨夜舟行。
又天涯、零落如此,掩闲门、得似晋人清。
相思恨,趁杨花去,错到长亭。
()
长流,阑干,不语,落石,岁月,离情

《潇潇雨(泛江有怀袁通父、唐月心)》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张炎。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潇潇雨细细地下着,孤寂的山中回荡着古代的琴声。我将手掬起长长的溪水,洗净自己的耳朵,却不知有谁能听到。我靠在栏杆上静默无言,江潭的树木已经苍老,风吹动波浪发出声响。在忧愁之中,我不需要啼鸟来陪伴,花儿凋落在石床上平静无动。岁月如梭,我一直怀揣着离别的情感。我还记得我们曾在竹林外相遇,观赏着从源头倾泻而下的水流,仿佛一场雪覆盖了尘埃。我们笑着喊酒,飞雨夜晚驶船而行。又是一个天涯漂泊的夜晚,一切变得分散无定,我关上闲门,仿佛成了清代的人物。相思之情和怨恨,趁着杨花飘散而去,错误地来到了长亭。

这首诗词以潇潇细雨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离别之苦。诗中描绘了孤寂的山野,通过弹古瑟、洗耳等动作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思念之情。江潭树老、花落石床等景物描写也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离愁别绪。诗人回忆起与袁通父、唐月心的相遇和离别,以及他们一起欣赏词源的景象,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眷恋和离情的思考。整首诗以朦胧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带给读者一种忧伤而迷人的感觉。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凄美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思念和离别之情。同时,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个人的情感交融,展现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眷恋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词以悲凉的情绪贯穿,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触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炎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张炎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