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番人向此经由

出自宋代邵雍的《天津感事二十六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jǐ fān rén xiàng cǐ jīng yóu,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凤凰楼观冷横秋,桥下长波入海流。
千百年来旧朝市,几番人向此经由
()
长波,海流,朝市,经由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是宋代邵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凤凰楼观寒风吹过,桥下长波汇入大海。数百年来,这个旧朝市,曾有多少人经过这里。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天津的景象,通过凤凰楼和大海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天津的感慨和思考。凤凰楼是天津的一个知名建筑,寒风吹过凤凰楼,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同时也暗示着岁月的流转和变迁。桥下长波汇入大海,象征着天津的繁华和发展,也代表着时间的推移。旧朝市则是指过去的繁华市场,作者通过这些景物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回忆。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清晰的形象,将作者对天津的感慨和思考展现出来。凤凰楼和桥下长波是天津的代表性景点,通过描写它们,诗中呈现了天津的独特氛围和历史底蕴。作者以几个简单的景物,勾勒出了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通过描写旧朝市,作者表达了对过去繁荣的回忆,也暗示了现实的变迁和人事的更迭。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历史的画卷,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天津的深情和对历史的思考。

这首诗词通过对天津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时间流转的感慨,同时也展示了天津的独特魅力和历史底蕴。它以简练的语言和清晰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们对历史和现实产生思考和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邵雍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