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不相识

出自南北朝何逊的《学古诗》,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xíng rén bù xiāng shí,诗句平仄:平平仄平平。
巩洛上东门。
薄暮川流侧。
浑浑车马道。
行人不相识
日夕栖鸟远。
浮云起新色。
寸心空延伫。
对面何由即。
飞轮倘易去。
易去因风力。
()
薄暮,川流,马道,行人,相识,浮云,新色,风力

诗词:《学古诗》
朝代:南北朝
作者:何逊

巩洛上东门。
薄暮川流侧。
浑浑车马道。
行人不相识。

日夕栖鸟远。
浮云起新色。
寸心空延伫。
对面何由即。

飞轮倘易去。
易去因风力。

中文译文:

巩洛城上的东门,
在黄昏时川流静静地流过。
车马穿梭在宽阔的道路上。
行人们彼此陌生。

日夜之间,鸟儿飞往远方。
飘浮的云朵变换出新的颜色。
我的思绪无处停留。
对面的景象如何看待?

飞轮若是轻易离去,
那是因为风力的推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学古诗》描绘了一个寂静而孤独的场景。诗人站在巩洛城的东门,看着暮色中流淌的川流和穿梭的车马,感叹着行人之间的陌生。他观察到鸟儿在日落时远去,浮云在天空中变幻着新的颜色,而他的内心却无法平静。他面对着对面的景象,却无从知晓对方的心境。

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生活中的无常和无法预测的变化的感慨。行人之间的陌生和对面景象的不可知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世事的无常性。诗人将自己的感受与自然景象相类比,通过描述鸟儿飞去和浮云变幻,表达了人生瞬息万变的特点。

最后两句"飞轮倘易去,易去因风力"寓意着一切都在变化中,就像飞轮受到风力的推动,轻易地离去。这里的飞轮可能指的是时间的推移或人生的流转,而风力代表着环境和外界的力量。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于人生无常和变化的思考。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生活和人性的深刻触摸,同时也传递了一种对于变化和无常的感慨。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的心境,诗人展示了南北朝时期独特的审美追求和情感表达方式。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何逊

南朝梁诗人,字仲言,东海郯(今山东省苍山县长城镇)人,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八岁能诗,弱冠州举秀才,官至尚书水部郎。诗与阴铿齐名,世号阴何。文与刘孝绰齐名,世称何刘。其诗善於写景,工于炼字。为杜甫所推许,有集八卷,今失传,明人辑有何水部集一卷。后人称"何记室"或"何水部"。...

何逊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