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鸣伤我肠

出自魏晋曹叡的《乐府诗》,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āi míng shāng wǒ chá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
昭昭素明月。
晖光烛我床。
忧人不能寐。
耿耿夜何长。
微风冲闺闼。
罗帷自飘扬。
揽衣曳长带。
屣履下高堂。
东西安所之。
徘徊以彷徨。
春鸟向南飞。
翩翩独翱翔。
悲声命俦匹。
哀鸣伤我肠
感物怀所思。
泣涕忽沾裳。
伫立吐高吟。
舒愤诉穹苍
()
昭昭,不能

《乐府诗》是一首魏晋时期的诗词,作者是曹叡。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昭昭素明月,
晖光烛我床。
忧人不能寐,
耿耿夜何长。

微风冲闺闼,
罗帷自飘扬。
揽衣曳长带,
屣履下高堂。

东西安所之,
徘徊以彷徨。
春鸟向南飞,
翩翩独翱翔。

悲声命俦匹,
哀鸣伤我肠。
感物怀所思,
泣涕忽沾裳。

伫立吐高吟,
舒愤诉穹苍。

中文译文:
明亮的月光照亮了我的床榻,
忧愁使我无法入眠,
漫漫长夜何时才能结束。

微风穿过门闾,
帷帘自然飘扬。
我揽起衣袖,
踏履向高堂走去。

东西寻找安放之处,
徘徊中感到迷茫。
春鸟向南飞去,
翩翩独自翱翔。

悲伤的声音遥指伴侣,
哀鸣刺痛我心肠。
感受万物,怀念所思,
泪水忽然沾湿了衣襟。

我静立着高吟,
倾诉愤怒,述说苍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夜晚的景象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忧伤。诗中通过描绘明亮的月光和微风穿过帷帘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睡眠不安的痛苦和夜晚的漫长感受。他的内心不安使他感到迷茫,不知东西往何处安放。春鸟自由地向南方飞翔,与作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强调了作者的孤独与无助。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对伴侣的思念和对现实的不满。悲伤的声音伴随着作者,使他的心肠受伤。作者感受到周围的万物,怀念起遥远的所思,泪水不禁涌上眼眶。

最后,作者以高昂的吟咏表达内心的愤怒,向苍穹倾诉自己的不满和抱负。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描绘细腻的景象和抒发内心情感,展示了作者深沉的思考和富于情感的诗人气质。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形式和情感的表露,表达了作者对现实境况的思考和对内心世界的宣泄,具有一定的抒情和哲理性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曹叡

曹叡(204?-239年1月22日),即魏明帝,字元仲,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任皇帝(226年至239年在位)。魏文帝曹丕长子,母为文昭甄皇后。曹叡在位期间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设置律博士制度,重视狱讼审理,与尚书陈群等人制《魏律》十八篇,是古代法典编纂史上的重大进步。景初三年(239年),曹叡病逝于洛阳,时年三十六岁,庙号烈祖,谥号明帝,葬于高平陵。曹叡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三祖”,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其散文二卷、乐府诗十余首。...

曹叡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