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同一毁

出自明代边贡的《过寿陵故址(景帝临驭时自建,寻毁之)》,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iān qiū tóng yī huǐ,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
玉体今何所,遗墟夕霭凝。
宝衣销野磷,碧瓦蔓沟藤。
成戾崩年谥,恭仁葬后称。
千秋同一毁,不独汉唐陵。
()
玉体,千秋

这首诗词是明代边贡创作的《过寿陵故址(景帝临驭时自建,寻毁之)》。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玉体今何所,遗墟夕霭凝。
宝衣销野磷,碧瓦蔓沟藤。
成戾崩年谥,恭仁葬后称。
千秋同一毁,不独汉唐陵。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明代边贡游览寿陵故址时的感叹和思考。寿陵是汉代景帝的陵墓,但在边贡所见时已经荒废残破。诗人通过描绘废墟的景象,表达了对兴盛时期的辉煌遗址的惋惜和痛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寿陵故址的感慨之情。首句“玉体今何所,遗墟夕霭凝”,描述了陵墓的荒废景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消逝和随时间而逝去的感叹。第二句“宝衣销野磷,碧瓦蔓沟藤”,通过描绘陵墓建筑的破败,强调了岁月流转和自然力量对人事物的摧毁。接着,诗人提到了汉代景帝的谥号“成戾崩年谥,恭仁葬后称”,以此表达对景帝的敬仰和对他陵墓的尊重。最后两句“千秋同一毁,不独汉唐陵”,诗人以汉代和唐代陵墓的毁坏为例,表达了一种历史的无情和时间的无情,无论是汉代还是唐代的陵墓,都难逃岁月摧残。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荒废的陵墓,反映了人事物的消逝和历史的更迭。诗人以古陵的废墟为媒介,表达了对兴盛时期的景象的怀念和对时间无情性的思考。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边贡对历史遗迹的敬仰和对时光流转的深思,给读者留下了一种深沉而凄美的印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边贡

边贡(1476 ~1532)字庭实,因家居华泉附近,自号华泉子,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边贡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边贡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