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径草深人不到

出自宋代释智圆的《湖西杂感诗》,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yī jìng cǎo shēn rén bú dào,诗句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
湖波冷淡绝纤尘,满目云山是四邻。
一径草深人不到,竹床蒲扇养天真。
()
绝纤尘,满目,四邻,不到,竹床,蒲扇,天真

诗词:《湖西杂感诗》
朝代:宋代
作者:释智圆

湖波冷淡绝纤尘,
满目云山是四邻。
一径草深人不到,
竹床蒲扇养天真。

中文译文:
湖水波浪冷静,几乎没有尘埃的痕迹,
四周满目皆是云和山,
一条小径草木葱茏,人迹罕至,
竹床、蒲扇滋养着纯真的心灵。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湖西的景色和作者的心境。湖水平静而清澈,没有丝毫的尘埃,周围是连绵不断的云雾和山峦。在这片幽静的景色中,一条小径被茂密的草木覆盖,很少有人走到这里来。作者以竹床和蒲扇作为象征,表达了追求心灵纯真和平静的愿望。

赏析:
《湖西杂感诗》通过对湖泊和周围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宋代佛教僧侣释智圆的清静心境。诗中的湖波冷淡,没有尘埃的痕迹,表现了作者对于宁静和纯净的向往。满目的云山象征着湖西的自然景观,使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恢弘。一径草深人不到,表明这个地方很少有人来,与现代社会的喧嚣相比,更显得宁静与隐逸。而竹床和蒲扇则象征着简朴和宁静的生活方式,养护着作者内心的纯真和真诚。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湖西的景色和作者的心境,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象征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于宁静、纯净和心灵安宁的追求,展现了佛教文化中的清静与隐逸的理念。这首诗词给人以宁静、淡泊的感觉,让读者在喧嚣的世界中感受到一份宁静与纯净的美好。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释智圆

释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或称潜夫,俗家姓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释智圆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

释智圆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