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水风生荻花渚

出自宋代赵汝鐩的《八景歌》,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àng shuǐ fēng shēng dí huā zhǔ,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
晚日放晴雨脚收,楚山千里江吞秋。
上水风生荻花渚,漠漠幅蒲天际浮。
轻云骤掩目力断,云消似过芳洲半。
危樯逐乌惟恐缓,燕子争飞先到岸。
()
放晴,上水,荻花,天际,目力,惟恐,燕子

《八景歌》是宋代诗人赵汝鐩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晚日放晴雨脚收,
晚霞散尽,雨停了。
楚山千里江吞秋。
楚地的山峦在千里江水中映着秋色。

上水风生荻花渚,
江面上的水波生起,荻花开满了湖滩。
漠漠幅蒲天际浮。
茂密的蒲草在天空边浮现,模糊而渺远。

轻云骤掩目力断,
轻云突然遮住了眼睛,视线被阻断。
云消似过芳洲半。
云雾消散,犹如刚才经过的花园一半。

危樯逐乌惟恐缓,
摇摆的帆杆追逐着乌鸦,生怕速度变慢。
燕子争飞先到岸。
燕子争先飞到了岸边。

这首诗词以描绘自然景观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构建,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深入感知和表达。诗中以晴雨交替、山水相映、云雾飘散、帆船行进等描写手法,将江山的壮美和自然的变幻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诗词以晴雨交替的场景开篇,晚霞散尽,雨停了,给人一种清新明朗的感觉。接着描绘了楚地的山峦和江水,将山和水的景色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楚山千里江吞秋的壮丽景象。

然后,诗人以上水风生荻花渚的描写,将江面上的水波和满地的荻花描绘得生动而美丽。接着,茂密的蒲草浮现在天际,给人一种虚幻而迷离的感觉。

接下来,诗中出现了轻云的描写,云雾突然遮住了视线,给人一种突然失明的感觉。随后,云雾消散,犹如刚才经过的花园一半,使人感受到自然景色的变幻无常。

最后两句描写了帆船和燕子,帆船追逐着乌鸦,燕子争先飞到了岸边,展现了生命的活力和竞争的场面。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自然景色的感知,展现出大自然的壮美和变幻之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赵汝鐩

赵汝鐩(1172-1246),字明翁,号野谷,袁州(今江西宜春)人。宋太宗八世孙。宁宗嘉泰二年进士。祖父不倦,官少师;父善坚,户部尚书,娶忠文公孙女,家世显赫。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改知郴州,两次击退敌贼侵扰,俘获甚众。四年(1231年),转为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又改湖南宪漕,广南东路转运使,知安吉州,江东提刑,以刑部郎官召。理宗淳祐五年(1245年),出知温州,“以劳属疾”,次年六月辛未卒于任,年七十五岁,积阶中大夫,食邑三百户。八年(1248年)归葬袁州故里。赵汝鐩作为江湖诗派之一员,有《野谷诗稿》传世,存诗近三百首,于时颇负盛名。...

赵汝鐩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