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言笃故谊

出自元代方回的《秋晚杂书三十首》,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èi yán dǔ gù yì,诗句平仄:仄平仄仄仄。
有金当报恩,有剑勿报雠。
忘雠不过辱,忘恩禽兽俦。
雏乌哺其母,豺獭知献羞。
岂伊具有面,曾不畜产侔。
鲁叟造化心,笔底天春秋。
如彼货与{外鬼内隹},何足私怨尤。
千里忽命驾,□予将焉求。
为言笃故谊,一饭敢不酬。
()
报恩,忘雠,具有,畜产

诗词:《秋晚杂书三十首》
朝代:宋代
作者:方回

有金当报恩,有剑勿报雠。
忘雠不过辱,忘恩禽兽俦。
雏乌哺其母,豺獭知献羞。
岂伊具有面,曾不畜产侔。
鲁叟造化心,笔底天春秋。
如彼货与{外鬼内隹},何足私怨尤。
千里忽命驾,□予将焉求。
为言笃故谊,一饭敢不酬。

中文译文:
有金当报恩,有剑不报仇。
忘记仇恨只是受辱,忘记恩情是禽兽。
雏乌哺育自己的母亲,豺獭知道献羞耻。
难道人类只重视外貌,而不重视品德。
鲁叟心怀造化,他的笔底有天春秋。
就像货物与外鬼、内隹一样,何足为怨尤。
千里之外突然命令驾驶,我将去何处寻求。
对于真挚的友谊,一顿饭也敢不回报。

诗意和赏析:
方回的《秋晚杂书三十首》表达了一种秋日的思考和哲理思维。诗中通过对金和剑的比喻,表达了对恩报和仇报的看法。诗人认为,当我们受到别人的恩惠时,应该回报以感恩之心;而当我们受到伤害时,应该忘记仇恨,因为忘记仇恨只会自辱自贱。忘记恩情则是禽兽不如。通过雏乌哺育母亲和豺獭献羞的描写,作者强调了忘恩负义的卑劣行为。诗中还提到外貌和品德的关系,质问人们是否只看重外表而忽视内在品质。鲁叟被描述为拥有造化之心,笔底有天春秋,体现了作者对鲁叟的敬仰和赞美。最后几句表达了对真挚友谊的珍视,即使是一顿饭的款待也要回报。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人情世故和真挚情感的思考。通过对金、剑、雏乌和豺獭的比喻,以及对鲁叟的赞美,诗中展现了作者对道德伦理的思考和对真正友谊的珍视。这首诗词具有启发人心的意义,提醒人们要珍视恩情、忘记仇恨,并对真挚的友谊给予回报。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方回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