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如四月天

出自宋代李介山的《梅雨潭》,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ǎng rú sì yuè tiān,诗句平仄:仄平仄仄平。
灵源分左界,千仞落飞泉。
散作一空雨,长如四月天
挂崖寒练直,溅席水珠圆。
湫石龙应在,岩扉浮翠烟。
()
灵源,千仞,飞泉,水珠,石龙,翠烟

《梅雨潭》
灵源分左界,千仞落飞泉。
散作一空雨,长如四月天。
挂崖寒练直,溅席水珠圆。
湫石龙应在,岩扉浮翠烟。

译文:
灵源分流向左界,千仞高的瀑布飞泉。
雨点散落,像四月的长雨一样。
悬挂在崖壁上的冰冷飞瀑,撒起水珠泛圆。
泽泽涧石中藏着神龙,岩门上飘浮着青翠的烟雾。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山中的一处梅雨潭为主题,通过对潭边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山水之美。诗中以短小精悍的语言表达出壮美的雨瀑景观、清冷的山泉和神秘的洞穴等意境,给人一种神奇和壮观的感觉。

诗人通过“灵源”、“界”、“仞”等词语,营造了一种山中灵气的感觉。他用“千仞落飞泉”来形容瀑布的高度,展现了其雄伟壮观的形象。接着,他用“散作一空雨,长如四月天”来形容梅雨季节的长雨景象,给人一种暗暗洒落的感觉。在描绘瀑布时,诗人使用了“挂崖寒练直,溅席水珠圆”这样的形容词语,将悬挂的瀑布与水珠的形状表达得生动形象。

诗中还出现了“湫石龙应在,岩扉浮翠烟”这样的意象描写,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湫石是指湍急的山涧,这里指的是梅雨潭周边的水流,而“龙应在”则是指在潭中藏有神龙。岩扉上飘浮的翠烟,给人一种仙境般的感觉。

总的来说,《梅雨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和神奇之美,给人以清新、神秘的感觉。这首诗融入了李介山独特的写景方式,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向往,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介山

...

李介山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