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唳五更风

出自宋代潘献可的《山楼枕上》,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hè lì wǔ gēng fēng,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山近寒偏草,愁多睡不沈。
鸦啼半夜月,鹤唳五更风
晓接残灯里,吟成落叶中。
尘埃今已厌,懒听上方钟。
()
睡不沈,落叶,尘埃

诗词:《山楼枕上》,朝代:宋代,作者:潘献可

山近寒偏草,愁多睡不沈。
鸦啼半夜月,鹤唳五更风。
晓接残灯里,吟成落叶中。
尘埃今已厌,懒听上方钟。

中文译文:

座枕在山楼上,山近冬天草木凋零。
忧愁之情多到睡不沉醉。
黑夜中,鸦鸣月光,半夜鹤唳寒风愈甚。
黎明时分,迎接着残灯的微弱光芒,
吟咏的诗句融入了落叶的声音之中。
如今已对尘埃感到厌倦,
懒得去聆听那从高空传来的钟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山楼上的夜晚,面临着忧愁之事,却无法入睡。作者运用了鸟鸣、月光、残灯、落叶等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了静谧、寂寥的氛围。

诗中的“山近寒偏草”,反映出了季节的变迁和自然的荒凉之感。寒偏草象征着万物凋敝,与主人公内心的愁怀相呼应。

“鸦啼半夜月,鹤唳五更风”,通过描绘鸟鸣和风声,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愁与痛苦。鸦鸣月光映衬出孤独的夜晚,鹤唳寒风又凸显出寂寥之情。

“晓接残灯里,吟成落叶中。”此处描绘了黎明时分,残灯的微弱光芒象征着犹存的希望,而吟咏的诗句则融入了自然的声音之中,显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尘埃今已厌,懒听上方钟。”尘埃指尘世间的浮躁和繁琐,作者在此表示对尘世的厌倦,愿意摆脱纷扰的喧嚣,不再聆听上方的钟声,表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和自在。

整首诗以寥寥数语,描绘了一个人在山楼枕上夜晚的忧愁与迷茫,传达出对世俗烦恼的厌倦和渴望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种寂寥的氛围与对自然景物的描绘相互交融,在读者心中营造出一种静谧、思考的意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