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接蓬莱小海斜

出自元代贡师泰的《送寿宏毅应奉赴兴国路经历》,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ōng jiē péng lái xiǎo hǎi xié,诗句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院门深锁落松花,东接蓬莱小海斜
绛蜡夜深催视草,紫泥春蚤听宣麻。
凤凰池上人辞直,鸿雁江南客过家。
幕府秋来清似水,吟诗应对白鸥沙。
()
院门,松花,小海,鸿雁,幕府,应对,白鸥

《送寿宏毅应奉赴兴国路经历》是元代贡师泰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院门深锁落松花,
东接蓬莱小海斜。
绛蜡夜深催视草,
紫泥春蚤听宣麻。

凤凰池上人辞直,
鸿雁江南客过家。
幕府秋来清似水,
吟诗应对白鸥沙。

译文:
院门深锁,松花飘落。
东方与蓬莱小海斜交相辉映。
深夜中,绛色的蜡烛催促着读书人熄灭灯火,
清晨时分,紫泥炉早已听见宣麻声。

凤凰池边的人告别直率,
鸿雁飞过江南的客人已离家。
幕府中秋天的风清如水,
吟诗作对,白鸥翔集在沙滩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寿宏毅应命奉赴兴国路经历为背景,表达了离别的情感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

首两句“院门深锁落松花,东接蓬莱小海斜”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院门深锁,意味着离别的时刻已至,松花飘落,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东方的蓬莱小海斜,给人一种渺远的感觉,可能是在准备远行。

接下来的两句“绛蜡夜深催视草,紫泥春蚤听宣麻”描绘了离别前的场景。深夜中,绛色的蜡烛已经烧到了尽头,催促着读书人将书本收起。紫泥炉早已听见宣麻声,这里指的是制作纸张的声音,说明读书人已做好了离别的准备。

接下来的两句“凤凰池上人辞直,鸿雁江南客过家”表达了离别的情感。凤凰池上的人告别时直率坦诚,没有过多的挽留,而鸿雁已经飞过江南,象征着客人已经离开家乡。这里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即将离开家乡。

最后两句“幕府秋来清似水,吟诗应对白鸥沙”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幕府中秋天的风清如水,意味着景色宜人,给人一种清净的感觉。吟诗作对时,白鸥飞翔在沙滩上,增添了一丝恬静和宁静的氛围。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写实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在离别时的心情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写手法,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景色的美妙。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贡师泰

(1298—1362)元宁国府宣城人,字泰甫,号玩斋。贡奎子。国子生。泰定帝泰定四年授从仕郎、太和州判官。累除绍兴路总管府推官,郡有疑狱,悉为详谳而剖决之,治行为诸郡最。惠宗至正十四年,为吏部侍郎。时江淮兵起,京师缺粮。师泰至浙西籴粮百万石给京师。迁兵部侍郎。旋为平江路总管。十五年,张士诚破平江,师泰逃匿海滨。士诚降元,出任两浙都转运盐使。二十二年,召为秘书卿,道卒。工诗文。有《玩斋集》。...

贡师泰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