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蚕鱼开国地

出自元代曹伯启的《南乡子·十月出秦关》,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hí dào cán yú kāi guó dì,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十月出秦关。
竟日悠悠杳霭间。
直到蚕鱼开国地,跻攀。
行尽千山复万山。
归辔动欢颜。
江路梅花笑往还。
稚子候门何日到,痴顽。
好把虚名
()
秦关,开国,跻攀,欢颜,梅花,笑往还,虚名

诗词:《南乡子·十月出秦关》
作者:曹伯启

十月出秦关,
竟日悠悠杳霭间。
直到蚕鱼开国地,
跻攀。

行尽千山复万山,
归辔动欢颜。
江路梅花笑往还,
稚子候门何日到,
痴顽。

中文译文:
十月的时候出了秦关,
整日间漫长而遥远。
一直走到蚕鱼开国的地方,
才能攀爬上去。

穿越了千山又万山,
回到家中,心情欢畅。
江路上梅花笑着来去,
幼子守在门前,不知何时会到来,
愚笨而执着。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十月的时候从秦关出发,一直旅行到蚕鱼开国的地方。诗人通过描写山脉的穿越和江路上的梅花,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和美丽。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和期盼,希望幼子早日归来。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旅途的漫长和艰辛。秦关、千山万山和江路上的梅花都是独特的景观,给人以视觉和情感上的冲击。诗中的"蚕鱼开国地"一词可能是指蚕鱼河地区,也可能是隐喻出发地的特定地点。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和期待。"稚子候门何日到"一句中,"稚子"指的是幼子,"候门"表示等待在门前。诗人的痴顽之情表现了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和渴望。

整首诗流畅自然,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旅途的辛酸和思乡之情。通过诗人的感受和表达,读者可以感受到旅途的艰辛与美好,以及家庭的重要性和温暖。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曹伯启

曹伯启(1255—1333)元文学家。字士开。砀山(今属安徽)人。元世祖至元中,荐除冀州教授,累迁集贤侍读学士,进御史台侍御史,出浙西廉访使。泰定初以年老告退。天历初,起任淮东廉访使,拜陕酉诸道行台御史中丞,辞疾不起。赠河南行省左丞,谥文贞。性庄肃,奉身清约。著有《曹文贞公诗集》(一名《汉泉漫稿》)十卷。生平事迹见《曹文贞公诗集》附录曹鉴《溢文贞公神道碑铭》、《元史》卷一七六。...

曹伯启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