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流小阁两崖分

出自明代董养河的《诗(七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kuà liú xiǎo gé liǎng yá fēn,诗句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
跨流小阁两崖分,凉净能消劫火焚。
栗里徜徉惟密柳,敬亭还往信孤云。
洞猱窥果时防侮,野雀争花坐解纷。
独有游仙愁梦断,雨过滩吼枕中闻。
¤
()
敬亭,解纷,独有,游仙愁,梦断

《诗(七首)》是明代董养河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跨流小阁两崖分,
凉净能消劫火焚。
栗里徜徉惟密柳,
敬亭还往信孤云。

洞猱窥果时防侮,
野雀争花坐解纷。
独有游仙愁梦断,
雨过滩吼枕中闻。

中文译文:
小阁横跨在两崖之间,
清凉幽静能熄灭劫火。
在栗树林中徘徊的只有茂密的柳树,
敬亭山还前去传递独自的云信。

洞中的猢狲偷窥果实时要防备欺凌,
野雀争着花朵,坐下解决纷争。
唯独游仙者有忧愁和梦想的中断,
雨过滩地时枕上的吼声可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隐喻,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思考。诗人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以表现人生的喜怒哀乐,寄托了个人的情感和思绪。

首先,诗中描述了一座小阁横跨在两崖之间,象征着人生的起伏和障碍。小阁所处的位置是一片清凉幽静之地,具有消除困境和痛苦的能力,就像能够熄灭劫火一样。

其次,诗人通过描写栗树林中茂密的柳树,表现了自然间的宁静和生机勃勃。茂密的柳树给人一种遮掩和庇护的感觉,暗示了在忙碌和纷乱的现实世界中,人们渴望寻求一片宁静的心灵净土。

接着,诗中提到了敬亭山和孤云,这些都是隐喻,代表了诗人追求自由和独立的精神。敬亭山象征着高远的志向和追求卓越的精神,孤云则代表了独特和与众不同的个性。

进一步,诗人通过描绘洞中的猢狲窥视果实和野雀争花,展示了现实世界中的竞争和纷争。这些形象暗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需要保持警惕和坚持自己的立场,以免受到欺凌和挤压。

最后,诗人描述了游仙者的愁苦和梦想的中断,以及雨过滩地时枕上的吼声。这表达了诗人对于游仙者的羡慕和对于人生的无奈感受。游仙者追求超越尘世的境界,但却常常被现实的限制和困扰所困扰,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梦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诗中融入了对于宁静、自由和追求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现实世界中的竞争和困扰。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矛盾感受,以及对于追求个人价值和自由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独特的意象和隐喻,以及细腻的描写方式,展示了明代董养河对于人生和现实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景物和形象都具有象征意义,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描绘,传递出作者对于宁静、自由和追求的追逐,以及对于现实世界的无奈和困扰。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于人生意义的探索,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深思和共鸣的体验。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