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云笼碧树层层

出自明代樊阜的《登观音阁》,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chūn yún lóng bì shù céng céng,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春云笼碧树层层,危磴苔交一再登。
涧水入溪喧似瀑,松根缠石老如藤。
浮生容易休为客,往事凄凉莫问僧。
几欲下山还不下,尘纷明日又填膺。
()
碧树,往事,凄凉,下山,尘纷,填膺

《登观音阁》是明代樊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春天的云彩笼罩着碧绿的树林,
陡峭的山石交织着苔藓,层层叠叠。
溪水流入河流,声音如瀑布般喧闹,
松树的根须缠绕着石头,仿佛老藤般纠结。
人生如浮云,容易停息作为过客,
过去的往事凄凉,不要问僧人。
虽然想要下山,却又不愿下去,
尘埃纷扬,明天又填满胸怀。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观音阁的景象和内心的感受。作者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云彩笼罩着碧绿的树林,山石陡峭而苔藓交织,溪水汇入河流,松树的根须缠绕着石头。这些景物形成了一幅山水画般的美景。

诗中的"浮生容易休为客"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认为生命如同浮云般短暂,容易停留在某个角落,成为过客。"往事凄凉莫问僧"表明作者不愿回忆过去的往事,对往事充满了凄凉和无奈。

诗的结尾表达了作者对离开的犹豫和迟疑。虽然作者想要下山,但又不愿意离开,因为明天的尘埃又会填满内心的空虚和烦恼。

赏析:
《登观音阁》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山水之美,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词语,如"春云笼碧树层层"、"危磴苔交一再登"等,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山间,感受到了自然的壮丽和磅礴。

诗中的"浮生容易休为客"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思考,呼应了人们对于生命和存在的思绪。"往事凄凉莫问僧"则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的痛苦和无奈,强调了对过去的抽离和放下。

整首诗意境幽远,意境深远,给人以思索和沉思的空间。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及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迟疑。这首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诗意,引发人们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启发和感悟作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