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老先拂衣

出自明代冯梦祯的《五十篇》,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wèi lǎo xiān fú yī,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
富贵仍多忧,贫贱未足卑。
灵龟恋泥中,雄鸡惮为牺。
李斯具五刑,牵犬一何悲。
陆机西入洛,听鹤乃无期。
无才足完身,功高迹反危。
所以贤达人,未老先拂衣
¤
()
贫贱,灵龟,雄鸡,五刑,一何悲,无期,完身,高迹,达人,拂衣

《五十篇》是明代冯梦祯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富贵仍多忧,
贫贱未足卑。
灵龟恋泥中,
雄鸡惮为牺。
李斯具五刑,
牵犬一何悲。
陆机西入洛,
听鹤乃无期。
无才足完身,
功高迹反危。
所以贤达人,
未老先拂衣。

诗意:
这首诗通过对不同人生境遇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富贵和贫贱的思考。作者认为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都难以摆脱忧虑和卑微之感。诗中引用了一系列象征,如灵龟恋泥、雄鸡为牺、李斯受五刑、牵犬悲鸣等,以突显人生的无常和不确定性。最后两句是对贤达人的赞颂,认为他们在年老之前就能摒弃世俗的执念。

赏析:
《五十篇》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诗中的富贵和贫贱并不是简单的物质条件,而是一种内心的状态和态度。作者认为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都不能完全摆脱困扰和担忧,富贵并非绝对幸福,贫贱也并非完全卑微。诗中的象征意象,如灵龟恋泥、雄鸡为牺、李斯受五刑、牵犬悲鸣等,给予了诗词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使诗歌更具思考性和哲理性。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贤达人的赞美。贤达人在年老之前就能洞悉人生的无常和虚妄,能够超脱名利的束缚,拂去一切尘世的执念。这种心境和态度被作者认为是高尚和可贵的,与前文中对富贵和贫贱的思考形成鲜明对比。

总体而言,诗词《五十篇》通过简练的语言、对比和象征手法,传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表达了对名利和境遇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超脱尘世的赞美和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冯梦祯

冯梦祯(1548—1606),字开之,号具区,又号真实居士,浙江秀水(今嘉兴)人。著名的佛教居士。 明代诗人。公元1577年(明万历五年)进士,官编修,与沈懋学、屠隆以气节相尚。后因得罪宰相张居正,被外谪广德州判,复又累迁南国子监祭酒,3年后被劾罢官,遂不复出。移家杭州,筑室于孤山之麓。因家藏王羲之《快雪时晴帖》,遂以此名其堂为“快雪”。冯梦祯为人高旷,好读书,好奖掖后学。诗文疏朗通脱,不事刻镂。著有《快雪堂集》64卷、《快雪堂漫录》1卷、《历代贡举志》等。...

冯梦祯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