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坐茅茨便得仙

出自明代徐于的《春日漫兴追和六如先生韵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dàn zuò máo cí biàn dé xiān,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不学寻真不坐禅,乌藤白帢且随缘。
有时贳酒呼邻叟,排日寻花买钓船。
鼠迹共依尘榻住,莺声欣傍小窗圆。
阮生何事穷途哭,但坐茅茨便得仙
¤
()
坐禅,随缘,寻花,鼠迹,小窗,穷途

《春日漫兴追和六如先生韵二首》是明代徐于创作的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不学寻真不坐禅,
乌藤白帢且随缘。
有时贳酒呼邻叟,
排日寻花买钓船。
鼠迹共依尘榻住,
莺声欣傍小窗圆。
阮生何事穷途哭,
但坐茅茨便得仙。

中文译文:
不学寻求真理,就不去坐禅,
乌藤白布帽,顺从自然。
有时借酒邀请邻居老者,
白天躲避阳光,寻找花朵,购买钓船。
老鼠的脚印依偎在尘土的床上,
莺鸟的声音愉快地靠近小圆窗。
阮生为何在穷途中哭泣,
只需坐在茅草屋中,就能成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安逸而自在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真理和超越尘世的态度。诗人徐于提倡不必刻意追求修行和修真,而是以随缘、自然的心态面对生活。

诗的开头两句“不学寻真不坐禅,乌藤白帢且随缘”表达了诗人不追求名利和功名,不刻意去寻求真理,而是选择顺从自然的状态,不受外界扰动。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诗人过着悠闲而快乐的生活,他偶尔与邻居老者共饮,享受人情之乐;白天躲避炎炎夏日的阳光,去寻找美丽的花朵,并购买一艘钓船,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享受。

下半部分的两句“鼠迹共依尘榻住,莺声欣傍小窗圆”描绘了诗人宁静的居所,尘土中老鼠的脚印显示了他与自然的亲近,而莺鸟的歌声则使他的小窗变得更加温馨。

最后两句“阮生何事穷途哭,但坐茅茨便得仙”意味着诗人认为,即使处在困顿的境地,只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宁静地生活,也能达到心灵的升华和超脱。

整首诗词以轻松自在的语言,表达了对纷繁世事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生活的追求,呈现出一种闲适、宁静的境界。同时,诗中对于追求真理和修行的态度也具有启发性,表达了一种平和、宽容的心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徐于

苏州府常熟人,字梦雨。身为贵公子,不问家人生产。与歌妓王桂善,家贫不能娶。桂归嘉禾富人子,郁郁且死,召于与诀,于岁吊其墓。集唐人句为百绝以悼之。后复识妓徐三,尽资备装。值于卧病,三窃其资他适,于遂不食死。钱谦益为作《徐娘歌》。...

徐于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