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优昙拂曙开

出自明代殷迈的《送僧天竺造经还蜀(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shàng yǒu yōu tán fú shǔ kāi,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峨眉山下说经台,上有优昙拂曙开
莫把金钱认黄叶,等闲无复野狐来。
()
优昙,金钱,等闲,无复,野狐

《送僧天竺造经还蜀(二首)》是明代殷迈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进行的中文译文、诗意解析和赏析:

译文:
峨眉山下说经台,
上有优昙拂曙开。
莫把金钱认黄叶,
等闲无复野狐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前往天竺传教的僧人,他将经书带回蜀地的情景。诗人在峨眉山下的说经台上,看到了初升的朝阳照耀着一朵盛开的莲花。诗人告诫他不要把金钱当作落叶认错,也不必担心会有野狐来偷取他的财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送别僧人的场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劝诫的言辞,传达了一种深邃的哲理思考。

首先,峨眉山下的说经台是一个静谧而庄严的地方,象征着佛教的修行之地。诗人以简洁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优昙(佛教名词,指莲花)在黎明时分绽放的美景,这个景象与僧人前往天竺传教的壮丽事业相呼应。莲花在佛教中被视为纯洁和悟性的象征,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对僧人修行事业的祝福和美好期许。

接着,诗人通过劝诫的言辞表达了一种深远的思考。他告诫僧人不要把金钱看得太重,不要将财富视为人生的中心,而是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超脱。将金钱比作黄叶,暗示金钱如同身外之物,不应被过分迷恋和认同。

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宁静和无忧的状态。诗人说,等闲之间,不再有野狐前来侵扰。这里的野狐可以理解为世俗的诱惑和纷扰,而僧人则以修行的境地和内心的宁静来抵御外界的干扰。诗人通过这种描写,表达了对僧人修行事业的祝愿,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追求内心平静和超脱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描绘景物和劝诫言辞,展现了诗人对僧人前往天竺传教的祝福和美好期许,同时呼唤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超脱,摆脱世俗的纷扰和诱惑。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