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息衡门间

出自明代张宇初的《养疾》,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juàn xī héng mén jiān,诗句平仄:仄平平平平。
濯足山涧中,杖策暝乃还。
寒蜩鸣疏树,落日下西山。
灌园露已湿,倦息衡门间
墟里或过问,跬步愧益艰。
窭空非苦疾,鹑衣畏祁寒。
宁贻启期诮,齿落无衰颜。
()
濯足,山涧,杖策,寒蜩,落日,过问,窭空,鹑衣,衰颜

《养疾》是明代诗人张宇初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

濯足山涧中,
洗净脚步尘。
寒蜩鸣稀树,
夕阳下西山。
灌园露已湿,
疲倦休息间。
人群或询问,
双脚步履艰。
虽然身处贫寒,
却不怕寒冷。
宁愿遭人诟病,
也不留颓容。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示了作者身处贫寒的境遇。诗中描述了张宇初在山涧中洗脚,洗净了脚上的尘土。寒蜩孤独地鸣叫在稀疏的树上,夕阳已经下山。灌木丛中的露水已经湿透,疲倦的张宇初在衡门间歇息。有时,有人经过会询问他的情况,但他的双脚已经走得非常艰难。尽管生活贫困,但他并不害怕寒冷,宁愿遭受人们的责骂,也不愿留下颓废的容颜。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对贫寒生活的执着。他以朴实的笔触,描绘了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艰苦生活的接受和坚守。诗中的山涧、寒蜩、夕阳等形象描写,凸显了作者的孤独和贫困,同时也表达了他追求自由、不畏艰辛的品质。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示了作者的心境和生活态度,体现了明代士人的坚韧和不屈的品质,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宇初

张宇初(1359 -1410),为明代正一派天师,历代天师中最博学者之一。有道门硕儒之称。字子旋(音XUAN,别字)别号耆山 。其是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长子,于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嗣教,为第四十三代天师。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 敕受“正一嗣教道合无为阐祖光范大真人”,总领天下道教事。二月,特召入朝,勉励修节以格神明,诰封其母包氏为清虚冲素妙善玄君,命建斋设醮于(南京)紫金山和神乐观。庚午年(1390)入觐,降敕重建大上清宫。...

张宇初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