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二月新柳黄

出自明代郑如英的《秦淮别怨诗赠期莲生》,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ín huái èr yuè xīn liǔ huáng,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
秦淮二月新柳黄,折柳贻人人断肠。
可怜袅袅秦淮柳,今朝又上离人手。
离人手把柔条看,柔肠低拂紫骝鞍。
紫骝欲嘶人落泪,谁当此际犹能醉。
绸缪执手问前期,莲子花开是到时。
但恐见莲君不见,令人空忆桃花面。
青青草色长干道,偏使离人颜易槁。
秦淮上流即丰溪,我心随水不复西。
请看不断秦淮水,有心宁不相思死。
()
人人,断肠,可怜,袅袅,离人,柔肠,落泪,此际

《秦淮别怨诗赠期莲生》是明代诗人郑如英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秦淮二月新柳黄,
折柳贻人人断肠。
可怜袅袅秦淮柳,
今朝又上离人手。

离人手把柔条看,
柔肠低拂紫骝鞍。
紫骝欲嘶人落泪,
谁当此际犹能醉。

绸缪执手问前期,
莲子花开是到时。
但恐见莲君不见,
令人空忆桃花面。

青青草色长干道,
偏使离人颜易槁。
秦淮上流即丰溪,
我心随水不复西。

请看不断秦淮水,
有心宁不相思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离别之情和对离人的思念之情。诗人以秦淮河两岸的柳树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在离别时的哀愁和心情。

第一句描述了二月秦淮河两岸的柳树新黄,折下的柳枝让人心断肠。这里的柳树象征着离别的痛苦和无奈。

第二句表达了诗人对秦淮河畔的柳树的怜惜之情,这些婀娜多姿的柳枝,今天又被离人拿在手中,离人手中的柳枝仿佛是诗人心中的寄托和依靠。

第三句以离人手中的柳枝为切入点,描绘了离人低头拂拭紫骝的鞍辔,紫骝似乎也感觉到了主人的离别之情,欲嘶又欲落泪,这一情景更加增添了离别的凄凉。

第四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诗人执手询问前世的约定,莲花终会开放,但恐怕在这个时刻,莲花君已经不在身边,让人只能空想桃花般的容颜。

第五句以青青草色和长干道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离开秦淮河后的心情,离人的离去使诗人的容颜变得憔悴。这里的长干道指的是离别的道路,诗人的心随着水流向东而去,不再向西。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之情,他请求读者看看不断流动的秦淮河水,心中是否会有思念之情。诗人借秦淮河的流水比喻他对离人的不断思念,表示他的心情如水般不停地流动,宁愿死也不愿相忘。

整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离别时的哀愁和思念之情,通过秦淮河的景物和离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奈,以及对离人的深深思念。通过描写这首诗词《秦淮别怨诗赠期莲生》表达了诗人郑如英在离别时的哀愁和对离人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秦淮河两岸的柳树、紫骝的情景以及诗人自己的内心感受,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无奈,以及对离人的深深思念。

在描绘秦淮河两岸的柳树时,诗人用“新柳黄”来形容二月时的嫩黄色,折下的柳枝令人心断肠。诗人怜惜秦淮河畔的柳树,感叹今天又被离人拿在手中,象征着离人手中的柳枝成为诗人内心的寄托和依靠。

接着,诗人以离人手中的柳枝为切入点,描写离人低头拂拭紫骝的鞍辔,紫骝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离别之情,欲嘶又欲落泪,这一情景更加增添了离别的凄凉。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询问离人是否记得他们之间的约定,莲花终会开放,但恐怕在此时莲花君已经不在身边,只能空想她桃花般的容颜。

最后两句以青青草色和长干道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离开秦淮河后的心情,他的容颜因离人而憔悴。诗人的心随着水流向东而去,不再向西,他请求读者看看不断流动的秦淮河水,心中是否会有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秦淮河的景色和离人形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奈,以及对离人的深深思念。这首诗词凭借其优美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将离别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产生对离别和思念的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