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翁水头住

出自唐代于濆的《山村晓思》,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ín wēng shuǐ tóu zhù,诗句平仄:平平仄平仄。
开门省禾黍,邻翁水头住
今朝南涧波,昨夜西川雨。
牧童披短蓑,腰笛期烟渚。
不问水边人,骑牛傍山去。
()
开门,禾黍,牧童,短蓑,不问,水边

山村晓思

开门省禾黍,邻翁水头住。
今朝南涧波,昨夜西川雨。
牧童披短蓑,腰笛期烟渚。
不问水边人,骑牛傍山去。

译文:

清晨开门,省去收割稻谷的工作,邻居老翁住在水边。
今天早上南面的涧波荡漾,昨夜西川下起了阵雨。
牧童身着短蓑衣,腰间吹动竹笛,期盼着烟波浩渺之地。
不再理会水边的人,骑着牛山行而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山村早晨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山村生活的画面。诗人通过省去农田劳作的描写,展示了山间田园的宁静和和谐。邻翁住在水边,体现了山村居民简朴自然的生活方式。

诗中所描绘的今朝南涧波和昨夜西川雨,给人一种山村清晨的湿润和沉寂之感。牧童披着短蓑衣,吹着竹笛,期盼着烟波浩渺的地方,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而最后一句“不问水边人,骑牛傍山去”,则传递了诗人想要摆脱尘世纷扰,追求自由自在的心境。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山村清晨的思乡之情和向往自由的心境,通过描绘自然和生活的细节,表达了对宁静和自然之美的向往。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传统农村生活的眷恋,以及对自由、宁静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于濆

于濆,字子漪,自号逸诗,晚唐诗人,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乾符初(约876年前后)在世。咸通二年(681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有《于濆诗集》、《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于濆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