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间犹得见延缘

出自宋代苏轼的《次韵郑介夫二首》,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wěi jiān yóu dé jiàn yán yuán,诗句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一生忧患萃残年,心似惊蚕未易眠。
海上偶来期汗漫,苇间犹得见延缘
良医自要经三折,老将何妨败两甄。
收取桑榆种梨枣,祝君眉寿似增川。
()
一生,忧患,残年,良医,老将,收取,梨枣

《次韵郑介夫二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生忧患萃残年,
心似惊蚕未易眠。
海上偶来期汗漫,
苇间犹得见延缘。
良医自要经三折,
老将何妨败两甄。
收取桑榆种梨枣,
祝君眉寿似增川。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苏轼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思考和祝愿。诗中描绘了作者一生中忧患不断,积累到了残年,仍然心事重重,难以安眠。然而,作者希望能在海上偶然相遇,开怀畅谈,寻找一丝宽慰。即使在苇间,也能找到友谊的延续。诗中还提到了良医和老将,暗示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应该经历多次挫折和失败,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和成功。最后,作者以桑榆和梨枣的象征意义,祝福诗中的朋友能够拥有长寿和幸福。

赏析:
这首诗以苏轼独特的才华和感慨之情,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的“一生忧患”表明了作者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这种心理状态一直持续到了晚年。作者将自己的心比作“惊蚕”,暗示了内心的不安和动荡。然而,诗中的“海上偶来”和“苇间犹得见延缘”传递了一种希望和寻求安慰的愿望。作者希望能在生活的迷茫中找到朋友的支持和理解。

诗中的“良医”和“老将”象征着面对困境时的不同态度。良医经历了三次挫折,才能成为真正的医术高手,而老将则在两次失败后仍然坚持战斗。这表明作者认为,人们应该在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经历多次失败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和成长。

最后,作者通过“收取桑榆种梨枣”这一寓意深远的比喻,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良好的愿望。桑榆代表夕阳,梨枣则象征着幸福和长寿。作者希望诗中的朋友能够拥有长寿和幸福的人生,祝福他们的眉宇之间充满了喜悦和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苏轼晚年时对自己生活的反思和对友谊的向往,通过比喻和寓意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对生活的希望。诗词明忧患之情,暗寄志气和人生哲理,展示了苏轼深邃的思考和独特的艺术才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