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颜那可犯

出自宋代戴复古的《张端义应诏上书谪曲江正月一日赣州相遇》,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lóng yán nà kě fà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仄。
忧世心何切,谋身计甚疏。
樽前话不尽,天下事何如。
汉武求言诏,贾生流涕书。
龙颜那可犯,谪向曲江居。
()
谋身,甚疏,天下,何如,汉武,求言诏,流涕

《张端义应诏上书谪曲江正月一日赣州相遇》是宋代文人戴复古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忧世心何切,谋身计甚疏。
樽前话不尽,天下事何如。
汉武求言诏,贾生流涕书。
龙颜那可犯,谪向曲江居。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戴复古的忧国忧民之情。他感叹自己对国家大事的无能为力,心中忧虑万分,个人的计划也变得无关紧要。在酒宴上,他与友人谈论不尽的话题,而天下的事情又如何呢?他提到了历史上汉武帝追求贤士的事例,以及贾谊因为忠言而流下泪水的情景。然而,即使如此,面对皇帝的威严,普通人也无法轻易触犯,所以只能被贬谪到曲江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自身的无力感。作者通过对汉武帝和贾谊的故事的引用,突出了忠言逆耳和忠臣难得的主题。尽管作者对时事和个人前途感到无奈,但他隐含地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和期望。

诗中的“忧世心何切,谋身计甚疏”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形势的忧虑和自身力量的无足轻重感。他意识到个人的计划和抱负相对于国家大事来说微不足道。

“樽前话不尽,天下事何如”这句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在酒宴上畅谈时事,意味着他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思考。然而,这句也暗示了无论如何谈论,都无法改变天下的局势。

“汉武求言诏,贾生流涕书”这两句提到了历史上的典故。汉武帝追求贤臣,希望得到明智的建议和忠言,而贾谊因为对国家忠诚的言辞而流下泪水。这两句诗通过引用历史事件,强调了忠言逆耳和忠臣难得的主题。

“龙颜那可犯,谪向曲江居”这两句表达了作者被贬谪到曲江居的境遇。龙颜指皇帝的威严和权威,暗示了普通人无法轻易触犯皇帝的权威。作者最终被贬谪到曲江居,这是一种被远离政治中心和权力的象征。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的关切。它反映了宋代文人的一种常见情绪,即对社会和政治的担忧,并通过引用历史典故来强调忠臣难得和忠言逆耳的价值《张端义应诏上书谪曲江正月一日赣州相遇》是宋代文人戴复古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忧世心何切,谋身计甚疏。
樽前话不尽,天下事何如。
汉武求言诏,贾生流涕书。
龙颜那可犯,谪向曲江居。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戴复古对时局的忧心以及个人前途的困境。他感叹自己无法切实改变混乱的世道,个人的计划和抱负变得微不足道。在宴会上,他与朋友畅谈,但天下的大事又如何呢?他提到了汉武帝追求贤臣的御史大夫贾谊,因为他的忠言而流下泪水。然而,龙颜(指皇帝的威严)无法轻易违背,所以只能被贬谪到曲江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局和个人命运的痛心和无奈。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力量的渺小感表达得深刻。他认识到自己的计划和抱负相对于国家大事来说微不足道。

“樽前话不尽,天下事何如”这句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在酒宴上谈论时事的情景,意味着他对国家大事的关注。然而,这句也隐含了无论谈论多少,也无法改变天下局势的无奈。

“汉武求言诏,贾生流涕书”这两句提到了历史上的故事。汉武帝追求贤臣,希望得到明智的建议和忠言,而贾谊因为对国家的忠诚言辞而流下眼泪。这两句诗通过引用历史事件,强调了忠言逆耳和忠臣难得的主题。

“龙颜那可犯,谪向曲江居”这两句表达了作者被贬谪到曲江居的命运。龙颜指皇帝的威严和权力,暗示了普通人无法轻易触犯皇帝的权威。作者最终被贬谪到曲江居,象征着被远离政治中心和权力的命运。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的关切。它反映了宋代文人常见的一种心境,即对社会和政治的担忧,并通过引用历史典故来强调忠臣难得和忠言逆耳的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戴复古

戴复古(1167年-约1248年),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戴复古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