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膺岂敢无

出自宋代陆游的《书意》,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míng yīng qǐ gǎn wú,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养生慕黄老,为治法唐虞。
耆寿缘忧惧,危亡坐燕娱。
大川宜利涉,蔓草戒难图。
退士惟身虑,铭膺岂敢无
()
治法,危亡,大川,利涉,难图,身虑,岂敢

《书意》

养生慕黄老,为治法唐虞。
耆寿缘忧惧,危亡坐燕娱。
大川宜利涉,蔓草戒难图。
退士惟身虑,铭膺岂敢无!

中文译文:

我追求养生之道,向往黄老的智慧,崇尚唐虞时期的治理法则。
年老的人们担忧和恐惧,而危险和灾难降临时却沉醉于燕乐之中。
大河奔流,适宜涉足其中,但要警惕不可图谋过于艰难。
退隐的士人只关注个人的忧虑,怎能不铭记于心,敢于无所作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书意》是宋代文人陆游的作品。诗人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词句,表达了自己的养生理念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首先,诗人表达了对养生之道的追求。他向往黄老的智慧,黄老是古代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注重养生和修身养性的方法。诗人希望能够以此为榜样,追求身心健康和长寿的境界。

其次,诗人提到了唐虞时期的治理法则。唐虞时期被认为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理想时代,治理有序,社会和谐。诗人赞美了这一时期的治理法则,表达了对社会秩序和道德伦理的向往。

然而,诗人也意识到了现实的困扰和危机。年老的人们忧虑和恐惧未来的不确定性,但危险和灾难到来时却选择逃避现实,沉迷于燕乐之中。这种现象让诗人深感忧虑和无奈。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通过对大川、蔓草以及退隐的士人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思考和态度。大川奔流不息,象征着社会的变迁和发展,诗人认为应该勇敢地涉足其中,积极参与社会的进步和变革。蔓草则是对于欲图难成的警示,诗人告诫人们不要贪图不切实际的目标,要脚踏实地,努力追求可行的目标。

最后,诗人强调了退隐的士人对个人忧虑的关注,认为他们不应该无所作为,而是应该铭记于心,积极参与社会。诗人借此表达了他个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于积极行动的呼唤。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现了陆游对养生之道、社会现实和个人行动的思考。他呼吁人们追求健康和长寿,向往理想的社会秩序,同时也指出了社会中的问题和困境,并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社会,不应该退缩和无所作为。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思想,具有思考性和警示意义。它引发人们对于个人修养、社会伦理和积极行动的思考,呼唤人们在养生的同时,关注社会现实,积极参与社会进步和变革。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