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乐与石争

出自宋代陆游的《蟠龙瀑布》,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qǐ lè yǔ shí zhēng,诗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远望纷珠缨,近观转雷霆。
人言水出奇,意使行人惊。
人惊我何得,定非水之情。
水亦有何情,因物以赋形;处高势趋下,岂乐与石争
退之亦隘人,强言不平鸣。
古来贤达士,初亦愿躬耕,意气或感激,邂逅成功名。
()
远望,近观,出奇,行人,何得,赋形,不平,贤达,躬耕,意气,感激,成功

《蟠龙瀑布》是宋代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瀑布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感慨和对人生境遇的思索。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远望纷珠缨,
近观转雷霆。
人言水出奇,
意使行人惊。

人惊我何得,
定非水之情。
水亦有何情,
因物以赋形;
处高势趋下,
岂乐与石争。

退之亦隘人,
强言不平鸣。
古来贤达士,
初亦愿躬耕,
意气或感激,
邂逅成功名。

这首诗词运用了景物描写和哲理思考相结合的手法,以描绘蟠龙瀑布的景象为起点,通过对瀑布的远望和近观,传达出水流的壮丽与威力的感受。人们对瀑布的奇特之处赞叹不已,但作者却认为这并非水本身的情感所致。水并没有情感,它的形态与周围的物体相互影响,高处的水流自然而然地向下流淌,与石头争斗毫无乐趣可言。

作者进一步提到,当人们退去自身的情感和身份之后,就会发现自己只是一个狭隘的个体,即使强烈表达自己的不平也无济于事。古代的贤达士,初时也愿意甘心务农,但是他们的意志和勇气在某种机缘下被激发,获得了成功和名望。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线索,通过对水流的描写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思索和对个体力量的反思。它呈现了一种对自然力量和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展示了作者对平凡生活和人生境遇的独特见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