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偏照双荷叶

出自宋代苏轼的《双荷叶(湖州贾耘老小妓名双荷叶)》,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īng guāng piān zhào shuāng hé yè,诗句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双溪月。
清光偏照双荷叶
双荷叶。
红心未偶,绿衣偷结。
背风迎雨流珠滑。
轻舟短棹先秋折。
先秋折。
烟鬟未上,玉杯微缺。
()
荷叶,红心,未偶,绿衣,流珠,轻舟,烟鬟

这首诗词是苏轼的作品,题为《双荷叶(湖州贾耘老小妓名双荷叶)》。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双溪月,清光偏照双荷叶。
双荷叶,红心未偶,绿衣偷结。
背风迎雨流珠滑,轻舟短棹先秋折。
先秋折,烟鬟未上,玉杯微缺。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湖边的景象,月光洒在双溪上,照亮了两片荷叶。这些荷叶中,一个荷叶的花心没有开放,只有绿茵茵的叶子相互交织在一起。在背风的一侧,雨水顺着叶子滑落,像珠子一样晶莹剔透。轻舟划过湖面,但是因为秋风的凛冽,船桨折断了。这是初秋的景象,女子的头发还未梳理整齐,玉杯上也有微小的瑕疵。

赏析:
这首诗以苏轼独特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静谧而美丽的湖景。通过描绘月光照亮的双荷叶,诗人展现了自然界中微妙的色彩和光影。荷叶作为诗中的主要景物,以其特有的形态和颜色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细节的敏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中的“红心未偶,绿衣偷结”形象地描绘了荷叶的状态,红心未开放表示荷花还未绽放,而绿色的叶子却已经相互交织在一起。这种对比给人一种静谧而含蓄的美感。

诗中的“背风迎雨流珠滑”描绘了雨水顺着荷叶滑落的情景,诗人用流珠来形容雨滴,使得景物更加生动形象。轻舟短棹的画面则表达了秋风凄冷之下的脆弱与不易。

最后两句“烟鬟未上,玉杯微缺”则以女子的形象作为衬托,象征着诗人对女性的思念和对完美的追求。这样的细节描写使得整首诗更具有情感的张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而细腻的语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完美事物的追求,展示了苏轼的独特艺术风格和对细节的关注。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