蹋雪冲泥不停手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望多稼亭》,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tà xuě chōng ní bù tíng shǒu,诗句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遥望城头多稼亭,亭边霜桧老更青。
当年老守携稚子,芒鞋葵扇绕城行。
腊前移梅春插柳,蹋雪冲泥不停手
柳未成阴梅未花,著帽又迎新太守。
後来新守复迎新,到今新旧知几人。
向来手植今在否,寄与此诗聊问春。
()
遥望,稚子,前移,插柳,迎新,太守,後来,复迎新,新旧,手植,此诗

《望多稼亭》是宋代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远望城头上的多稼亭,亭边的松树因霜雪的侵袭而显得更加苍老青翠。诗中还提到了作者年轻时带着孩子在城中行走的情景,穿着芒鞋,手持葵扇。作者回忆起过去的岁月,描述了自己在腊月前移梅树、插柳树的情景,即使在踩着雪泥的时候也没有停下手。诗中还提到了柳树还未长满阴影,梅花还未开放,作者戴上帽子迎接新任太守的场景。最后,作者问道,新任太守是否知道他过去种植的柳树和梅树是否还在,同时将这首诗寄给太守,以此来询问春天的消息。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城头上的多稼亭和周围的景物,展现了作者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新时代的期待。诗中融入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人生变迁和时光流转的思考。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传达了对新任太守的问候和对春天的期盼。

中文译文:
遥望城头多稼亭,
亭边霜桧老更青。
当年老守携稚子,
芒鞋葵扇绕城行。
腊前移梅春插柳,
蹋雪冲泥不停手。
柳未成阴梅未花,
著帽又迎新太守。
后来新守复迎新,
到今新旧知几人。
向来手植今在否,
寄与此诗聊问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城头上的多稼亭为背景,通过描绘亭边的松树、回忆过去的岁月和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思考。

诗中的多稼亭象征着岁月的流转和变迁,它见证了作者年轻时的往事。亭边的松树因霜雪的侵袭而显得更加苍老青翠,与作者的回忆形成了对比,突出了岁月的无情和人事的更迭。

诗中描绘了作者年轻时带着孩子在城中行走的情景,穿着芒鞋,手持葵扇。这些细节展示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家庭的珍视。

诗中还描述了作者在腊月前移梅树、插柳树的情景,即使在踩着雪泥的时候也没有停下手。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盼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最后,作者问道,新任太守是否知道他过去种植的柳树和梅树是否还在,同时将这首诗寄给太守,以此来询问春天的消息。这表达了作者对新时代的期待和对未来的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城头多稼亭和周围景物的描绘,以及对过去岁月和未来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感慨和思考,同时也传达了对新时代的期待和对春天的渴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杨万里朗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