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隈雾尚屯

出自宋代宋祁的《晓过二里山》,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féng wēi wù shàng tún,诗句平仄:平平仄仄平。
黎明走苍山,千仞势如削。
北斗挂西巅,徘徊久未落。
驿道转岩肩,人烟聚岑脚。
太虚交昏旦,颢气自喷薄。
阳光排暗升,阴氛值明卻。
翔禽散乔卉,啼狖思空壑。
逢隈雾尚屯,投险泉争躍。
生平好山意,每遭事婴缚。
安得乘冷风,穷跻叩寥廊。
()
千仞势,徘徊,驿道,自喷薄

《晓过二里山》是宋代诗人宋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黎明时分穿过苍山,山势高耸如削。北斗星悬挂在西巅,久久徘徊不落。驿道蜿蜒转过岩肩,人烟聚集在山脚下。天空交替昏暗与黎明,明亮的气息自然喷薄。阳光排除黑暗升起,阴霾逐渐消散。飞禽散落在树木上,啼叫的狖猴思念着空旷的山谷。山隘中的雾气仍然停留,跳跃的泉水争相涌动。我一生钟情于山水之间,但常常被世事所困扰。我多么希望能乘着冷风,穷尽力量攀登到寥廊之上。

这首诗词以描绘清晨时分穿越二里山的景色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热爱和对世俗束缚的厌倦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诗词更加生动有力。

诗词的开头以苍山的高耸和北斗星的徘徊来烘托黎明时分的宁静和壮丽。接着,诗人描绘了驿道、人烟和岩肩等细节,展现了山脚下的繁华和喧嚣。随后,诗人通过对天空变化的描写,表达了自然界的神奇和变幻。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山水之美的热爱和对世俗束缚的厌倦之情,希望能够超脱尘世,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宁静。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世俗之累的反思。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和神奇,以及人与自然的交融与共生。这首诗词既展现了宋代山水诗的特点,又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宁静的向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学家。字子京,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人,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宋祁朗读
()